劉燾坐在轎子裡,時不時挑開轎簾,看著外面的京師風土人情。
離京多年,再看到這一幕幕,他居然有些恍惚了。
劉燾是嘉靖十七年中進士,胡宗憲的同科。
歷任濟南府推官、兵部職方主事,陝西僉事、監軍,屢立戰功。
嘉靖三十二年,東南倭患猖獗,他被調任杭嘉湖兵備副使,開始十幾年的剿倭。
這次他被召進京述職,在兵部、內閣述完職,又遞了牌子進西苑,破例得嘉靖帝在萬壽宮召見了一回。
今日是奉朱翊鈞之邀,去京營戎政督辦處議事。
轎子穿過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東城,轉進北城,這裡明顯要蕭條疏冷些。
北城多軍營,後軍都督府、錦衣衛等衙門,也在這裡。
穿過幾條街道,在一處不大的院子前停了下來。
劉燾鑽出轎子,抬頭看了一眼,發現這個院子絲毫沒有衙門的威嚴,反倒像是東南某大商號的總號。
不過門口和周圍,站滿了全副武裝的軍士,無比肅殺,隔著一條街,都沒有百姓從這裡過。
在大門門柱上,掛著一塊木牌:“京營戎政督辦處”。
徐渭、李贄在門口候著,看到劉燾下了轎,連忙迎了上來。
“劉侍郎,我等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文長先生客氣了。”
“劉侍郎,這位是理藩院司務廳司務,也是督辦處參事房參事,李贄李卓吾。”
“李贄見過劉侍郎。”
朱翊鈞總是喜歡讓人兼職,劉燾都習慣了。
他拱手對李贄說道:“卓吾先生大名,我早就耳聞,八閩俊才,刺桐英傑。”
“劉侍郎客氣了。”
“劉侍郎,太孫殿下在裡面等著。”
“快,快帶我進去。”
進到督辦處正堂,鄭洛、吳兌都在,正上首坐著的是朱翊鈞。
劉燾一整衣冠,上前一步,跪下行禮:“臣兵部侍郎、總督直、浙、閩、粵海防事劉燾,拜見太孫殿下。”
“帶川先生快請起!”朱翊鈞上前來,雙手扶起劉燾。
“一年多不見,先生越發地硬朗啊。”
“謝殿下。臣一年多不見殿下,感覺殿下又長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