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百戶陳名言,拜見世子殿下。”
朱翊鈞上前去,把這位二十多歲的錦袍男子扶了起來。
“舅舅,我們是親如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禮。”
陳名言是裕王妃陳氏的四哥,是朱翊鈞的舅舅。
陳名言又娶了德平伯李銘次女為妻。
而李銘是朱翊鈞的親外公,他的長女李氏是前裕王妃,朱翊鈞的親生母親。
所以陳名言也是朱翊鈞的親姨父。
這關係,必須是心腹中的心腹啊!
兩人坐下,朱翊鈞開門見山。
“舅舅,你聽說了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的事嗎?”
“世子,臣聽說了。”陳名言答道。
“幾經波折,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在兩位會辦,徐文長先生和楊金水的一番辛苦下,架子已經搭起來,現在需要填充血肉。”
在朱翊鈞的設想裡,統籌處類似於國資委兼審計局,負責監管事宜,真正的實事還需要各大商號去做。
這些商號就是大明的央企。
“皇爺爺恩賜下興瑞祥、聯盛祥、德盛茂三家商號名字。興瑞祥專營絲綢和棉布,聯盛祥專營瓷器陶器和琉璃,德盛茂專營茶葉白糖和酒類,還賜下了海商專營權。”
陳名言眼睛一亮,“海商專營權?”
“是的,就是與東西南洋海商的貿易專營權。我們把絲綢、瓷器、茶葉賣於海商,收回白銀、白糖、琉璃、銅材、糧食等,互通有無,互利互惠。合法經營,按律繳稅。”
陳名言聽明白了,關鍵是“合法”和“繳稅”這兩點上。
合不合法,皇上說了算。
你按律繳稅就合法。
不繳,呵呵,那就不合法了。
“我知道,外公家產業的多交給舅舅打理。”朱翊鈞的話讓陳名言訕訕一笑。
朱翊鈞所言的外公,包括了兩位外公,嫡王妃陳氏的父親,錦衣衛千戶陳景行陳外公,以及親外公德平伯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