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留著的話,萬一以後能夠翻盤,那也能說得過去。
但不管王興德怎麼想,絲毫不影響,網友的熱鬧:
“牛啊!我敢保證他發微博之前,沒去看排名。”
“打臉了吧?”
“哈哈,活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有人主動送上門,打臉的。顧尋恐怕笑死在廁所。”
“王興德:我還是換一個星球生活吧!”
“……”
……
收回視線,這件事顧尋倒是第一次知道,不過沒有感到開心,或者幸災樂禍,就彷彿眼中沒有這個人一樣……
但是一旁的小姑娘,看著這些評論已經樂不可支。
王興德這波操作,實在魔幻。
不止是網友樂,中洲各大娛樂公司也被逗笑,不過都是業內人,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他們大部分比較剋制。
沒有發表什麼虎狼之詞。
可袁華就不客氣了,直接發文,嘲諷了王興德一番,引來王興德粉絲,一波無腦黑,導致袁華關注人數都上長一截。
這一現象,讓敏銳的樂評人們看見。
他們像是嗅到血液的鯊魚,找到流量密碼,黑粉也是粉,他們幹這個的可不怕黑粉。
於是紛紛推薦《年少有為》寫下一篇篇樂評:
著名樂評人李楊:“和《我的愛人》不同,顧尋的《年少有為》無疑是,用最平實的曲調,闡釋最深刻的愛情,引起無數共鳴……”
武橋:“愛情不一定是浪漫與玫瑰,更多的是“一碗熱的粥”所代表的點滴生活氣息,而更能打動人的,無疑是後者,這就是《我的愛人》和《年少有為》的區別。”
“年少有為,唱出了多少男人的心聲……”
“……”
這些樂評人的樂評,幾乎是一邊倒向《年少有為》,其實也不只是,單純的蹭一下王興德的熱度,這同時也是他們的真實感受。
……
不提網路上的喧囂,教室裡顧尋忍耐著噪音,不知不覺中,上課的老教授已經到了。
老教授的到來,讓小姑娘安靜下來,可也沒離開,依舊挨著顧尋坐。
老教授瞟了教室一眼。
注意到顧尋這個生面孔,又看到小姑娘,臉色紅紅的挨著他,坐在一起,老教授滿是溝壑的褶子臉,頃刻間,露出一個甜甜的笑容,道:
“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