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孫女也沒物件,合適啊。”
“哎呦,您可別提,您那孫女了……”
“……”
“……”
不一會,一群人就聊開了,聲音有些嘈雜,顧尋表情平靜,誠實地給出評價:
“排得還可以,但是《少年》有些不合適合唱,尤其是大合唱。”
孔方林來到顧尋身邊,皺著眉頭,道:
“確實如此,不過我打算改一版,合唱版的《少年》出來,希望得到你的同意。”
顧尋是《少年》的作曲人,改版自然需要得到他的首肯,才好辦事。
顧尋搖搖頭。
孔方林看見以為他不答應,眉頭皺得更緊,準備說話,但就聽到對方說:
“不用改,《少年》有合唱版。”
孔方林驚訝了,“還有合唱版?”
他聲音高了些,那群合唱的爺爺奶奶們,一個個齊刷刷地看過來。
顧尋點頭,問道:
“有紙和筆嗎?”
“我裡有,”梅青武趕緊在隨身帶的包裡,拿出一本記事本和筆,遞給顧尋,“給。”
“謝謝。”
顧尋接過,然後想了想,便開始在筆記本上動筆。
他寫的這版,是《少年》,和《同一首歌》的合版。
孔方林和梅青武,知道他是要現場寫,頓時好奇的盯著筆記本,那群合唱團,也圍過來。
場面一時間,安靜下來。
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作響。
終於幾分鐘後,聲音停止。
“好了。”
顧尋把筆記本遞給孔方林,後者趕緊接過,從兜裡拿出一副老花眼戴上,端著筆記本,神情認真的研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