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貼出去不久,看到訃告的大批村民過來給二人叩首燒香。
我打聽了一下,原來很久很久以前,潤夜曾經是這個村子的大夫,在瘟疫期間夜勤病棟,為村民操勞看病。
潤夜走後,這個村子再也沒有大夫了,他們只能去雲夢鎮看病,一次花銷就有可能傾家蕩產。
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來潤夜的好,才知道藥材的貴重,潤夜在的時候不懂珍惜……
朱府舊宅還留著幾個女婢,在停靈的當晚一位喚做“芋頭”的姑娘匆匆趕到三官廟。
起初我們誰都沒有注意到她,她卻在硃紅玉的靈位前哭成了個淚人。
我們就勸她節哀,二小姐和朱家少爺也出來勸。
她漸漸的也不哭了,我們以為她是哭完了要回去,誰知道一個沒看住她竟然撞向了硃紅玉的棺槨。
一下子便去了。
朱家人感其忠烈,趕緊為她置辦了棺槨。
而後一天,幾個朱家的舊人過來祭奠,也都哭的癱軟。是個人看到這一幕,都會心碎的。
第二日子時,雲夢鎮亮若白晝。
各家門前都點燃了兩個白色燈籠,上面寫著“奠”字。
兩具棺槨一前一後朝著朱家的祖墳走去,朱家二小姐說著墳地原先是潤夜為自己準備的,因為硃紅玉要遷墳所以將這塊地讓給了他們家。
如今,潤夜和硃紅玉都魂歸故土,不如還是葬在一起。
封崇樂道長說這樣也如法,便在白天命人挖了坑取了方位。回三官廟吃飯的時候他還說這塊祖墳的方位真不錯,一定會廕庇子孫福壽康寧,富貴榮華。
我們扶棺到半山腰,看見一座小廟,在小廟正對的小路轉彎,來到他們家的祖墳。
臘月寒冬,草木枯榮。
我想起朱家大小姐一向怕冷,不知道在這個日子下葬是否會冷,也不知道在地下是否會暖和一點。
朝雲觀的道長親自負責了下葬的法事。
大半夜的,他們的唱腔陰鬱難受,聽得我是渾身發抖。
很快,棺槨上的土被壘起來,墳地上吹起來一陣陣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