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九十章 琉璃(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章 琉璃(3) (2 / 2)

琉璃,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種顏色(顏色是由各種稀有金屬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製而成的。其色彩流雲漓彩;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琉璃生產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獨異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開元間,有長安販夫王二狗者,嘗往返淄郡販絲,微利也。

一日,孤館遇盜,財物盡失。二狗嘆曰:天不助我。遂懸樑欲自盡。冥冥中見一老者,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溫文爾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寶”,高祖賜封財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爾當大富貴,豈可輕生!不聞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寶一枚,乃去。二狗遂販琉璃,成長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賜,易名元寶。

中國琉璃是古代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徵。這些氣泡遊走於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於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

是快意灑脫,是情意綿綿,還是浩然氣魄,琉璃在訴說,我們在傾聽。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是受到品級的保護,當時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所以被稱為藥玉。《明制》載:皇帝頒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清代乾隆琉璃料器代表了中國古代玻璃製作最高水平,持續近三千年的中國古代玻璃在清代乾隆時期,發生了里程碑式的飛躍和質的革命性變化,其達到的精美程度和藝術水準與當時創造的瓷器、銅器、玉器的藝術成就並駕齊驅。其集熔鑄、雕刻、麼研和冷熱加工技藝於一身,是袖珍濃縮型藝術瑰寶,甚至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品種。

因此,清代乾隆琉璃料器精品,成為高檔次收藏家爭相追逐進藏的物件。清代乾隆之後,琉璃料器開始衰落,至今再沒超越。

下圖便是小編有幸見到的琉璃原石,呈不規則形,造型輕巧,質佳,表面亞光。色彩絢麗、變幻瑰美,給人以藝術的美感和想象空間,給人靈感和智慧。

給人以滋潤柔和之感,是沒有經過加工雕琢的原料,具有很大的設想、設計和創作空間。可貴之處就在於可塑性高,極具收藏價值!

知道琉璃的人其實很多,尤其在古代,琉璃作為一種特殊的材質,和杏黃色、龍紋一樣,同屬王族專用。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製品,琉璃的製造工藝也為王室工匠所掌控。

由於琉璃的發現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們認為琉璃和水晶一樣,具有記憶與傳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擁有者“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

古代中國對琉璃珠的稱呼有很多種:繆琳、琅軒、琉琳、玻黎、硝子、罐玉、藥玉等,而中國人做玻璃的歷史,雖說要晚於西亞地區,卻最晚也在西周年間就開始:河南洛陽與陝西寶雞的西周墓葬裡,就出土過玻璃珠與玻璃管。春秋戰國年間的各地墓葬裡,玻璃製品也更多更豐富,不單有玻璃珠這樣的小物件,還以“模壓”“纏絲”等技術,製出各種玻璃製品的首飾。

漢朝的墓葬更出土了玻璃碗與平板玻璃,全是百分百的“中國製造”。

到戰國至兩漢時期,中國的玻璃製造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時期的鉛鋇玻璃,其色澤、透明度都近似於玉,所以有人說古人是在仿製玉器,其實是那時候工藝還不成熟,玻璃因為燒製溫度低,有大量氣泡,且含有鋇,因而透明度不高,很像不透明玉。

這種不透明不可能是古人故意為之,因為清朝時期西方的透明玻璃傳到我國就大受人們喜愛。

在先秦時代就比較發達了,各種器物玲琅滿目,有些戰國時的玻璃杯製品被考古出土與現在玻璃製品不分伯仲,國家定為不允許出國類特級文物,中國自有的玻璃生產工藝直到隋朝都有存在,只是在隋唐戰亂中大批匠人的消失,以及後來被唐宋興盛起來的更為實用華美的瓷器取代,玻璃製品從此被邊緣化,小眾化,技藝流失退化了越來越弱,魏徵都在書中感嘆唐朝中國玻璃的衰落。

有著同樣命運的還有中國漆器的衰落,同樣是因為瓷器的興盛,其技藝與原材料當時中國壟斷獨有,方便大量製造,造型美觀,解釋耐用,是外銷世界的高精尖奢侈品產品。

到清康熙年間,朝廷詔令內務府造辦處設立一個琉璃(此處指玻璃工廠,專為宮廷燒製琉璃製品。但當時已有一個燒造釉陶磚瓦的窯場,專門燒造用於建築的琉璃磚、琉璃瓦,而這個窯場一直就叫“琉璃廠”。

因此,為了避免名稱上的混亂,這個新設的琉璃工廠就被定名為“玻璃廠”,其所出製品則一律以玻璃名之,以與建築用琉璃相區別。但這種區別也僅限於朝廷,在民間仍然多名並存,難以統一。

在古代普通人是沒有權利用這種東西的,一般“琉璃”這種東西都是應用於宮廷的飾品和皇帝的碗筷等,清朝皇室內有“琉璃廠”。一旦逾矩便要殺頭。古代的玻璃之所以沒有大量應用於各個方面,主要還是因為製造技術落後,普通玻璃在冬天倒入熱水就會炸裂,沒有很好的效能。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