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不經意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七彩的窗玻璃將光線染上色彩,在地磚上突出幻彩光影。一臺老式留聲機,一杯散著濃香的咖啡,還有一位穿著旗袍身姿綽約的女子,這樣一幅圖景自然會讓我們想起那個屬於旗袍的黃金時代。
在那個黃金時代裡,旗袍是每個女子不可或缺的服飾,可世事變遷旗袍的蹤影漸漸淹沒在歷史的車輪裡,只在偶爾的婚宴上能夠看到了,新娘的巧笑和喜慶大紅色慢慢成就了屬於旗袍的美麗新生。
是金子總會發光,旗袍的美麗總不會被淹沒。明亮的黃色與絲綢面料搭配在一起,給這件旗袍增添了華貴的氣質,精緻的手工盤扣,貼合身材的設計,於細節中凸顯精緻女人味。
旗袍與水墨丹青一樣都具有一種悠遠的意境,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官體驗,當設計師巧妙的把這兩種元素結合在一起,旗袍便富有了一種知性美,是對“雅”文化的最好體現。
旗袍的魅力在於它的包容性,它可以很華貴,亦可以簡單樸素,既能穿出輕奢御姐範,又能襯得起文藝小清新。棉麻中袖旗袍,草綠色的清新自然,領間盤扣的精緻感,文藝女青年走起。
都說花前月下美,其實還是要看面對的是什麼人,美人不需要環佩叮噹的裝飾,庸脂俗粉的塗抹,只需要柔柔的月光映襯出的臉龐,一件修身的衣裙包裹的婀娜身姿便是月夜下最美的剪影。
都說女人如水,不只是因為女人的柔媚,還因為曹植筆下的那位洛神,每當想起她亭亭玉立於嫋嫋煙波中,空靈淨透的氣質,著一襲藍衣嬌俏似水,盈盈一笑便成就了千古絕唱。
旗袍之於女人猶如玫瑰之於愛情,是恰如其分的輝映,旗袍妝點了女人,女人為旗袍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當精緻的繡花繡在提花絲綢上,小巧的盤扣奏響了古韻今唱的樂章。
旗袍像一首詩,遠看朦朧近看玲瓏,那是鐫刻在張愛玲的字句裡的婀娜身影,內斂含蓄中體現東方女性的溫柔。典雅的小立領,環繞頸間的手工釘珠,開叉的下襬讓你伴著輕盈的步伐款款而來。
旗袍,是女人飄動的情緒,總在不經意間輕輕流露。愛美的女人,都在展示自己玲瓏的曲線,儘管東西方文化大異,然而審美上卻是有著共通的地方,旗袍以西式審美結合傳統文化打造自身,卻贏得了東西方女人一致的認可。
東方女人含蓄、內斂,不事張揚,旗袍就深深的抓住了這一特質。
它不搞另類,不以裸露取勝,而是採用趨於緊身的設計,充分暴露女人身上迷人的線條,既釋放了唯美誘惑,又表現得含蓄、低調,絲毫不減東方女人的典雅、莊重。
旗袍宛如女人靈動的情緒,總是不經意間輕輕流露欲語還休的嫵媚飄逸,是女人永不凋零的最愛。
旗袍對於女人的誘惑,是怎麼也擋不住的,她們都知道旗袍的美,都知道旗袍可以最大限度的釋放自身,所以她們選擇了旗袍。
因為旗袍,張揚的女人變得賢淑,賢淑的女人變得典雅,典雅的女人更具風情,因為有了旗袍的點綴,這個城市充滿了溫情,這個季節浸透著浪漫,女人的身上更是寫足了女人味。
有人說,旗袍是一朵從歷史中走出的女人花,冷豔香凝,盛開在歲月中,飄蕩在無數人的夢裡。
旗袍氣質上的東方韻味,它把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和氣質深深蘊入其中,並透過中國女人柔順玲瓏的身體線條充分凸顯。
旗袍悄無聲息的讓中國女人盡情呈現出自己美的一面,卻又含蓄、內斂,將性感、誘惑表露的不著痕跡,毫不張揚。
也許這本身就是中國女人的性格和特質吧!
旗袍熟悉東方韻味,瞭解中國女人,它洞悉了中國女人心中一切美的想法,知道她們想要怎樣去表現自己。
而也只有中國女人能深刻懂得旗袍的氣韻和魅力,只有她們可以完美演繹旗袍的美麗,從這個角度講,東方女人和旗袍互為知己,她們是玉盤置蘭的美麗一對。
瘦高的女人顯出嫋娜,像一朵淡雅的白蓮;嬌小的女人穿上顯出玲瓏,像一朵幽幽的蘭花;年長的女人穿出風韻猶存,年少的女子穿出優雅,如著可人短旗袍顯得步履輕快,更顯幹練青春!
長旗袍蓮步輕移,搖曳生情。旗袍把女人的溫婉、多情、嫻雅、可人、款款風韻,營造的淋漓盡致,表現無遺,盡顯魅力。
印象中的旗袍總是出現在江南的三月,那江南的女子,穿了絲綢的旗袍,撐著一把油紙傘,行走在白牆青石的小巷裡,有雨,絲絲細細地飄散著,朦朧中縈繞而來的是清香的紫丁和未名的暗香……
還若是在寧靜的午後,書房裡有著迷人的薰香,微風拂過,院中滿是紛飛的桃花,那穿了旗袍的女子,嫋嫋地從院中亭子裡碎步到書房,開啟線裝的唐詩宋詞……
悠然走出百年的滄桑,高貴脫俗的一衣錦繡華麗轉身,將曾經迷亂世俗的洋場塵埃
抖落在歷史的衣櫥……
這朵舊世的瓊花
就此枯萎了
還是正徐徐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