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八十章 花絲鑲嵌(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章 花絲鑲嵌(1) (1 / 2)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中,獨佔鰲頭的還是要屬大製作的《如懿傳》,隨著劇情漸入佳境,評分也逐漸上手,口碑越來越好。前兩天,整部劇終於迎來了高潮——如懿封后。

且不說整個冊封場面有多恢弘磅礴,單看如懿的朝服就足夠精細考究了,從頭到腳,面面俱到,基本上將清朝時期的皇后形象完美還原。

一耳三鉗、領披、領約、朝珠、金約、箭袖……劇中把能還原的首飾基本全部還原,難怪禮儀指導張曉龍說:“沒有人能夠還原歷史,我們在尊重歷史的情況下,儘量做到離它最近,這是一個創作者的嚴謹的態度”。

封后的“裝備”中,最吸引人的當屬如懿頭戴的朝冠了,不僅冬、夏朝冠不一樣,而且背面的樣式也很講究,把當年只有清朝皇太后、皇后才能享有的“五行二就”規定很好地展示了出來。

朝冠頂上有三層,每層上都鑲嵌了一個大東珠,其它小的為珍珠,此外還鑲嵌了貓眼石等,朝冠上的金鳳不是普通的鐵片,而是運用了大名鼎鼎的花絲鑲嵌工藝。

如此精良的製作,不愧於良心好劇,單單是一枚朝冠的道具就運用了絕頂工藝花絲鑲嵌,就足以看出道具組的誠意,連細節都很經得起推敲,看到了經費在燃燒。

皇后的冊封,在清代是非常重要的典禮,如此隆重的場合,衣著打扮勢必很講究,所有的宮廷飾品中,唯有花絲鑲嵌能出現在朝冠上,和它當時的地位不無關係。

花絲鑲嵌的前身是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唐代的金銀平脫,到了明清,才升級為花絲鑲嵌。清宮內務部還專門設立了“花絲造辦處”,專門負責為八旗貴族服務,不過,普通的皇族還用不了,通常只有皇帝和有段位的娘娘們能霸佔它的美,地位如此之高,也難怪如懿在冊封大典上佩戴了。

花絲鑲嵌的工藝極其複雜,以編織、堆壘技法見長,常搭配點翠等工藝,呈現金碧輝煌的效果,所以後來,人們把它和牙雕、景泰藍、京繡等工藝並稱為“燕京八絕”,如今也只有北京花絲鑲嵌集中代表了中國宮廷花絲鑲嵌工藝的特色。

花絲鑲嵌的造型包括花卉植物、鳳蝶、龍鳳、飛翼、祥紋、文字等等,都是透過富麗堂皇、精湛秀麗的手法來表現。可以說,花絲鑲嵌這門技藝本身就是一種奢侈品,是隻有上流社會才能欣賞到,並看得懂的藝術工藝品。

早在2008年,花絲鑲嵌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為從古至今能掌握這種手藝的匠人,是非常稀少的,往往都是耗盡一生的時間和心血用以鑽研,才能有所成就。從學徒開始想變成師傅,少說也得十年八年,而想成為花絲鑲嵌大師,則更多是看傳承與天賦了。

顧名思義,花絲鑲嵌工藝可以分為“花絲”和“鑲嵌”兩大工藝手法,花絲是把各類貴金屬絲捏製成細絲,並彎成想要的形狀;鑲嵌則是把各類珍稀的珠寶鑲到金銀絲上。

“花絲為骨,鑲嵌做飾”,一件成熟的作品要經過十幾道複雜的工序、少則數月多則半年才能被完成,而且匠人沒有幾十年經驗是很難獨自一人搞定的。

花絲也叫拔絲,將金、銀、銅等金屬用掐、填、攢、焊、編織、堆壘等方式拔成粗細均勻的細絲,然後用這細絲製作成精巧的形狀。

一根銀絲要經過幾十次拉制,才能變成一根“合格”的素絲,把素絲編織到一起,製成花絲才可以使用,接下來還有掐絲、填絲、焊接等複雜繁瑣的高超技術。

掐絲:用鑷子把花絲或素絲掐製成各種花紋

填絲:把軋扁的單股花絲填充進掐制好的紋樣輪廓中

焊接:不同金屬熔點不同,因此焊接的火候也要注意,燒壞了一切白搭。

花絲鑲嵌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的繁瑣複雜,所以,它的製作週期很長。而鑲嵌工藝又主要依附於花絲工藝,所以基礎打不好,後續也很難有進展。

花絲技藝的代表作做當屬明朝萬曆皇帝的金絲蟠龍翼善冠,整個帽身用518根直徑0.2毫米的金絲編制而成,花紋空檔均勻,疏密一致,無接頭,無斷絲,它構思精巧,選材珍貴,不僅是萬曆皇帝生前最愛之物,也是當今的傳世國寶。

如果花絲是畫龍,那鑲嵌就是點睛,畢竟如果沒有珠寶的點綴,再精巧的花絲也顯得拙樸了點。

最常見的鑲嵌手法,叫做包口鑲。先要將貴金屬壓制成合適的大小,這過程中沒有任何量化標準,完全得仰仗師傅的經驗和手藝。壓好的金屬再裁切成“碗邊兒”,用以嵌入珠寶。

還有一種鑲嵌法叫做“鏟釘兒”,這是為了適應複雜形狀的珠寶而產生的手法。首先工藝師傅要根據珠寶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鑿具“打眼兒”,如果選錯了則滿盤皆輸。而在打出鑲嵌凹槽後,還要用進行打磨和修補,最後再嵌入珠寶。

正是因為純手工的不確定性,導致了這門手藝慢慢成為了一門藝術,雖然它的原料是最常見的金銀珠寶,可是它的成品價值卻遠遠高於金銀珠寶。它其中的蘊藏的手工技藝,是無法用價值去衡量的。

花絲鑲嵌工藝,是真正屬於我們中國人的“奢侈工藝”,它的技法精湛,美輪美奐,是雋永流傳的文化瑰寶,凝結了幾千年的工藝精髓,值得永世傳承下去。

花絲鑲嵌製作技藝是中國傳統手工技藝之一,即將金、銀、銅拉成絲,運用各種技法制成各種首飾、器物等裝飾品。

絲,在商代青銅鑄造時代已出現凹凸“絲“狀紋飾。在漢代已出現成形的金絲編(漢代“金縷玉衣“),並有非常細緻、精巧和完整的花絲鑲嵌作品。

嵌,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出現琉璃嵌和玉石嵌,到了北齊已經相當精美和完善。飾品金光騰耀,絲嵌斑斕,精巧獨致。花絲鑲嵌工藝在唐代為高度發展階段,工藝已達到相當嫻熟程度,可謂出神入化。到了清代工藝得到進一步改進和發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