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五十二章 脫胎漆器(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脫胎漆器(3) (1 / 2)

髹飾技法的多樣性,給予了福州脫胎漆器雍容華貴的美。而這種美,歸根究底在於漆藝自身的藝術之美和精神之美。

色彩的瑰麗與材質的堅固,鑄就它莊重的氣質,而脫胎的工藝讓它輕巧,易於攜帶搬動。

脫胎漆器的製作方法分為脫胎和木胎兩種。

脫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為產品的坯胎,然後用夏布或綢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層裱褙上去,待陰乾後,敲碎或脫下原胎後,留下漆布器形,再經過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種裝飾紋樣,便成了光亮絢麗的“脫胎漆器”工藝品了。

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櫸木等堅硬木材為坯,不經過脫胎,直接塗漆,工序與脫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藝品的工序多達四五十道,有的甚至達到一百多道。

製作脫胎漆器的材料有八種。

天然生漆漆酚大於49%,加熱減量小於41%,含氮物與樹膠質6%至14%;表干時間3小時至5小時。

麻布選用紵麻纖維織的麻布,新麻布先洗去漿,幹後捶軟再用;小件器皿或細微塑像可用綢、絹。

瓦灰福州當地傳統建築的青瓦,經碾細、水漂、過篩,分粗、中、細三等,與生漆調和為漆灰,作填充物。

木材選用楠木、山櫸木、棗木等,加工木胎前,木材應進行蒸煮、脫水、脫膠等處理。

油類生油、樟腦油、熟桐油。

入漆顏料銀硃、丹砂、雄黃、石青、石綠等。

金屬材料金箔、銀箔、鋁箔等,或將這些箔再篩細成粉,可嵌、可撒、可貼、可畫。

鑲嵌材料螺鈿、骨石、百寶、蛋殼等。

先塑制石膏模

雕塑根據設計,用泥土塑造人物、動物或器皿。

翻模具用石膏翻制雕塑的陽模或陰模。

晾乾石膏模晾乾待用。

裱布脫胎刮灰打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