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大時代的夢> 第四十四章 建盞(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建盞(4)

宋達又從手機裡翻出另外一張照片:“你看這隻建盞,毫鋒長而銳利,淺褐色到銀色兼有,排列疏落有致。還有這一隻,斑紋圓且更大,呈褐色。‘油滴’和‘星’都是日本對鷓鴣斑的主觀描述,日方還把兔毫盞稱為‘禾目(稻穗)’。”

藍桉驚訝地眨了眨眼,“‘星’?這個叫法好浪漫啊!”

宋達繼續說:“‘星’的說法或來源於《君臺觀左右帳記》中的記載,而油滴的說法更為主流。把油滴盞叫做星建盞,是德川家傳的說法。照片裡這隻建盞的油滴小而密,別樣美感。扣邊是扁平的扣法,在日藏盞中不多見。”

藍桉點點頭,“大叔,跟您聊天我真的收穫頗多。之前我在淘寶上搜尋建盞,但總感覺跟您店裡的有些不大一樣。”

宋達擺擺手,“淘寶上賣的其實都不是建盞,那只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罷了。近年來,建盞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不只是老盞,很多品質不錯的新盞,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建盞的燒製講究窯內功夫,成品率很低,每一隻都不同,都有自己的個性,很多剛入門的朋友都不知道怎麼去挑選建盞。”

藍桉有些疑惑,“那究竟要怎麼挑選建盞呢?”

宋達很大方地傾囊相授,“我們要挑選一隻建盞,首先要立足根本,考慮建盞的本質特徵和必備特徵,那就是鐵胎,要記住,無鐵胎,不建盞。鐵胎主要是用建陽水吉當地的高鐵紅土當原料的,含鐵量比其他窯口都高。

“其他窯口多數用偏黃白色的高嶺土,這種土含鐵量很少,含鋁比較多,做出來的是瓷胎。鐵胎更重,耐火度、可塑性都不如瓷胎,瓷胎可以避開鐵胎才會有的變形開裂等問題,建盞成品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個。

“不是鐵胎,還要假裝鐵胎的事,在宋代就有了,給露胎部分塗化妝土,把白胎塗黑。現代即使不抹專業化妝土,抹上調稀的釉水和調濃的鐵紅水也可以,一燒過後表面很像鐵胎。”

藍桉更困惑了,“可是我們外行的要怎麼判斷鐵胎呢?”

宋達很專業地回答:“判斷鐵胎,要根據顏色、質地、聲音、密度等因素,比如白皙、細膩、輕薄的胎就顯然不是建盞,但鐵胎的顏色並不是只有深灰色,有的新盞鐵胎因為氣氛偏氧化,會偏紅褐色;老盞還可能會因為土沁成為紅褐、黃褐色。這兩種情況,你要是敲開口沿微有毫絲的建盞標本,裡面都是深黑色的。

“宋代建盞要燒成斑紋和釉色,胎和釉中的鐵必須共同參與,如果胎體含鐵量低,就很難燒出精品。現代改良型建盞多是在釉水裡面新增一些氧化鐵,達到另外一種平衡,也能燒出漂亮的斑紋。建陽水吉當地原料的含鐵量都是很高的,所以本地師傅燒的盞,基本上不會有偽鐵胎的問題。建盞的斑紋屬於鐵繫結晶釉,需要高溫、還原程式。並不是所有的窯變釉都是鐵繫結晶釉,比如鈞窯,就是銅為呈色劑的乳濁釉。

“還有露胎,是建盞的普遍特徵,但不是絕對的。宋代建盞也有因為釉水的流動,全包釉的,絕大部分的建盞都會刻意露出一截不施釉的部分,

“現代的技術可以燒出滿釉盞,而且滿釉盞,要做到不粘窯是非常困難的,必須在的窯爐空間裡找到合適的位置,放少數幾個建盞,精確控制溫度、保溫時間、還原劑量和頻率、上釉的停止位置、釉的濃稠度,以及在釉桶裡停留的時間,影響成品的因素很多,能夠燒成那都是珍品。”

藍桉心生欽佩,才知道建盞的燒製是有這麼多學問的。百镀一下“大時代的夢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