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桉托腮沉思,“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充滿智慧啊,香雲紗的製作方法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林妍滿意地一笑,“問的好!古時候的順德人除了養蠶還養魚。漁民常用薯莨汁浸泡漁網,使之耐用。日子久了,漁民發現,浸過薯莨汁的衣服也特別耐穿。
“漁民便將莨染用於絲綢,名曰莨綢。莨綢耐穿,但手感不好顏色不鮮,賣不上好價錢。
“某日,一莨綢生產大戶遭遇土匪勒索。為避禍,他將莨綢埋藏在淤泥之中。
“風平浪靜後,他從泥中掏出莨綢。洗淨後發現,粗澀的莨綢竟然變得油潤了。
“夏天悶熱,無論穿什麼布料,一出汗就貼在身上,非要衝涼換衣才得清爽。而這批莨綢製作的衣服卻是例外,出了汗不粘身,風一吹,汗就蒸發在空氣裡。
“這一人禍,竟鬼使神差締造了香雲紗傳奇。
“民國有設計師發現香雲紗後,驚為天人,用其製成旗袍,遂成全國風尚。名媛才女,無不偏愛之。
“香羅伊人,一生必須得有一件香雲紗去詮釋優雅。
“而今,香雲紗有著它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民國時期,它是穿在大家閨秀身上的旗袍,在現代,它依然可以是穿在女人身上的一件藝術品。”
林妍的一席話讓藍桉陷入沉思,“香雲紗那麼珍貴,你說會不會有一些動歪心思的人,用假的香雲紗以次充好?”
林妍無奈的點點頭,“確有此事,去年開始,市場上有了一種仿製的莨綢——做舊風格的印染產品冒充香雲紗出售,產品跟真正的香雲紗離題萬里,連莨綢也不是!
“這種產品辨別起來比較簡單,所有的曬莨製品背面都是有顏色的。過烏也就是與河泥發生反應之後的產品背面是烏黑油亮的,僅僅曬莨而沒有進行過烏環節的產品的背面也會呈現出薯莨汁液特有的棕褐色。而這種產品的背面是白色的!
“而且假的香雲紗在燈光下看不到背面的情況。紗羅織物與普通機織物不同,在每根緯紗投人織口後相鄰的經紗互相扭絞,使組織結構中有一定的空隙,並防止經紗和緯紗發生滑溜和位移。所以紗羅組織是通透的,才會有過風生涼的效果。
“冒充的香雲紗儘管也是緻密的織物,在燈光的照射下就看不到背面的情況,而莨紗真正的香雲紗是如此的通透。”林妍隨手拿起放在桌上的香雲紗衣裙放在燈下演示。
香葉憤憤地說,“造假的手段層出不窮,他們為什麼不把這種精神用在好好製作產品上呢?”
林妍接著說,“此言極是。由於香雲紗所傳承的特有做舊工藝,面料即使有光澤,也是內斂的亞光,不可能太靚麗,色澤一般都比較暗。
“真正的香雲紗需要經常穿著,用身體上的汗液與其發生反應,使其越穿會越柔軟。透過穿著香雲紗,外表裂痕的情況也會消失,隨著穿著的久遠其塗層慢慢脫落,香雲紗會展現一種時代的感覺,就像一塊珍藏時光的面料。”
和香雲紗接觸的這些年來,林妍採摘了大自然裡的美好,將自然凝聚到一種特殊的衣料上,於是,這種衣料被賦予新的靈魂,成為大都市裡備受女子喜愛的香雲紗。
因為懂得生活,所以活得精緻,女人對美的最初靈感來自生活。
林妍想讀懂於每一塊香雲紗的靈魂,透過自己的原創設計和溫暖表達讓香雲紗傳遞給穿者一種寧靜自在的力量,並且,讓香雲紗飛起來,飛到國際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