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朝忠不由得感嘆。
小易的臉上也露出豔羨的神色,開口道:
“中山先生來島城的時候就下榻於此處。”
“哦?小易,沒想到你還有這見識。”耿朝忠笑道。
“咳,也是聽老人們說的,當時南北內戰,齊燕會館負責接待中山先生,當時的會首非常擔心中山先生的安全。這個友誼會館的原主人是一個白俄人,為了交好中山先生,主動把這座樓捐了出來。”
小易一板一眼的說道。
其實這對本地人來說不算什麼秘密,這會館佔地面積極大,依山傍海,氣候溫暖溼潤,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療養勝地。自從德佔時期開始,此地就是奧匈帝國貴族們在遠東的療養中心。
德國人退去以後,劉半城將此地高價收購,建造成了島城最大的療養中心,專門用來接待來島城避寒的北方達官顯貴。
事實上,這裡就是島城解放後著名的軍區療養院——北海艦隊幹部療養中心,接待過歷任一號首長。
會館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周宏漸和小易一前一後,把車停到山腳的鐵門下,周宏漸走出去按了一下門口的電鈴,不一會兒,就有一個身高馬大,身穿黑色制服的德國人走出來,問道:
“可有引薦?”
這會館是會員制,除非有人引薦,並且提供一定的財力證明,否則是不對外人開放的。
好在耿朝忠現在還算有這個資格。
“稍等,”周宏漸來到耿朝忠的車前面,從耿朝忠的手裡接過一紙介紹信。
“這是張好古張爺的介紹信。”
周宏漸把書信遞給門衛,那德國人仔細的看了看印鑑,然後揮手放行。
把車開進鐵門,來到一階十多級的臺階下,幾個人走下車,裹起風衣,按緊禮帽,頂著凜冽的山風海風,一步步走了上去。
沒走幾步,就來到了樓門下——這樓門臺階下為花崗岩石尊,可用於晚間燃火照明,也可用於栽花,正面為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築造型,十分別致。
耿朝忠抬眼看了看,頂層為觀海臺,側有鐵尖頂,此時正值隆冬,自然沒有什麼觀海的雅客。
在一個身穿白襯衫灰馬甲的德國服務生的引導下,兩人邁步走入一樓大廳。
迎面一股暖風吹來,耿朝忠打量了一下大廳的佈置:非常傳統的歐式風格,寬闊的大廳裡,洋人和中國人混雜其中,每個人都穿著精緻的西服或者禮服,臉上掛著淺淺的微笑,低聲交談著什麼。
耿朝忠向裡面望了望,燒的通紅的壁爐下面,幾個附庸風雅追趕潮流的中國人手裡端著高腳杯,輕輕的搖著杯中的紅酒。還有幾個身穿晚禮服的名媛,臉上露出矜持的微笑。
這就是島城上流社會的景象了。
由於深受德國人影響,島城的宴會可謂是開民國風氣之先,其西洋和新潮程度,絕對要領先於此時民國的任何一個地方。
即使在上海,除非大型的領事活動,也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的外國人,而在島城隨便一個會館的日常宴會,洋人就可以佔到一半以上。
耿朝忠脫掉風衣,掛在門口的掛鉤上,左手挽著玉真,右手挽著夢琴,身前周宏漸領路,身後小易跟隨——端的一副花花公子,紈絝大少的形貌!
耿朝忠一邊走,一邊不斷的回想發哥走進賭場的場景,腦海中也不由得回想起賭神的BGM,心中得意萬分,腳步也越發慢了起來。
場中的洋人看到這麼一個騷包的人物,邁著至少放慢了兩個節奏的八字步走了進來,無不驚詫莫名,紛紛交頭接耳的問道:
“那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