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了老臣聲淚俱下的控訴,隨手扔了摺子,笑著安慰老臣道:“只要鎮國少將軍幫朕看好了朕的北疆,除了皇帝的後宮,天下的女人儘可其用,管夠!只要他有那個本事受得了!!!”
老臣哭得涕淚橫流的臉登時怔住了,匆匆告辭,決定以後只要李放回了京城,自家的老孃、小妾、女兒,甚至看門的母狗,皆幽居在府,不得出行。
哪知李放知曉了他到皇帝老子面前告狀之事,大張旗鼓的上門提親去了,還四處揚言與都察使的女兒有了肌膚之親,要負責到底。
可憐的堂堂都察使,當時就氣得昏倒在地,三日後,乖乖將庶女從後院抬進了李府的後院,成了李放的上百個岳父老泰山這一。
皇帝笑談的原話是:只要他受得了。此話定是皇帝深有感觸而發。這後院的女人多了,果然偶爾會受不了,皇帝如此,這李放亦是如此。
老話說的好,人上一百,參差不齊,何況是一群整日掐尖吃醋的女人?品性自然各有千秋。其中有這麼一位,本是李放手下百戶的遺霜,相公因在戰場上救過李放的命,李放給發了頗豐的撫卹銀子,這遺孀竟是一個狠茬子,當街躺在李放的馬前不肯起來,聲稱她丈夫為救少將軍而死,她與女兒二人在這邊疆不毛之地無法生存。
李放自然不能像尋常女子一樣將其打殺了,畢竟人家的丈夫確實是為救自己而死;納入府中,李放又心有不甘,對方雖然長得漂亮,但畢竟比自己大了好些歲,還帶著一個十二歲的女兒,大的下不去口,小的又太青澀,最後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帶回李府,安排了一個廚娘的位置。
本來一切相安無事,可是這寡婦是個貪心的,在宵夜裡下了藥,李放沒有防備之心,又天生不是一個講究禮法之人,混賬事做的罄竹難書,不在乎多這一樁,於是半推半成了好事。
俗語云,女人三十如虎,男人二十如龍,李放有了全新的認知,好不快活,一連寵了一個多月。
吃肉顧然解饞,但若是日日吃也會有膩的一天,何況這一個月來李放的“虎肉”日吃夜吃,自然想辦法吃他後院其他的肉,如狐狸肉、兔子肉、跳蚤肉.....要逐一品嚐,雨露勻粘。
隨著李放越來越漫不經心,新人換舊人,這寡婦便原形畢露了,給一個正當寵且懷了身孕的小妾下藥險些出了人命,李放大怒要杖殺寡婦,行刑前夜,寡婦的十二歲女兒就爬進了李放的浴桶,與她孃親不同,這樣一個青澀小雛兒,硬著頭皮討好李放,別有一番風趣,李放自然卻之不恭。
寡婦如願被饒了性命,不過知情人背後都會嘲笑這李放,並以此為誡,娶妻納妾需謹慎,買一送二是好事,但娶了母老虎就成了禍事。
李小五雖是一介武夫,但好賴話還是能聽得分明,氣得臉色煞白,自己被諷刺也就罷了,還含沙射影扯出少將軍來,只是他嘴巴生來就笨,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反駁的話來,只能瞪著眼睛盯著魏炎,似要將魏炎的身體盯成篩子般。
李放的臉色也成了豬肝色,饒他平時的養氣功夫了得,經過了一柱香前被農女吃了豆腐,剛剛吃了丫環的閉門羹,又被魏知行的侍衛明嘲暗諷,這時候也到了承受極限,若不是有求于姓魏的,他定要揮手一劍,將魏炎的腦袋砍下來當球踢。
李放暗歎,這朝陽縣果然與他八字不合,此行怕是要多波折了。
李放也不是什麼善主,從懷裡拿出一大塊銀子,從二樓直接扔到了一樓的賬案上,深深嵌入結實的桌案之中,掌櫃嚇得炸舌,用菜刀撬了半天才將銀子敲了出來,桌案上留下了上深深的印記。
掌櫃的哪敢說二話,不用李放吩咐,直接給開了魏知行旁邊的兩間上房,茶水吃食一併送上。
李放呵呵綻了笑顏,推門進了魏知行隔壁的房間,回頭挑眉笑道:“李小五,魏侍衛如此推崇你的本事,你可別辜負了他的期望。”
李小五跟隨李放多年,對別的事兒腦子笨,對主子的壞主意卻是瞭如指掌,主子一動彈,他就知道拉出幾條蛔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