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雕看完“消失的先天玄通”後撇了撇嘴,他認為這數萬字的帖子就是扯淡,歷史方面固然沒有錯,但關於“先天玄通”是人族本命、本名,就完全錯誤了。
不管是哪個宇宙,開天劈地後出現的物種都是“天地所生”,也就是“先天物種”才是各自宇宙的原始土著。
命、名、祭祀、玄通等等都是“先天物種”後天創造出來的,“先天物種”的瘋狂作死,才使得這些“修煉體系”凌駕於自己,也可以說是誕生了“天道意志”。
玄通會被命宙抹滅,是因為它本來就隸屬“命與名”的體系,若是法則這麼容易抹滅的話,怎麼“祭祀法則”還在呢?就是因為“祭祀法則”不屬於“命與名”,而是隸屬“洪荒”,要抹滅“祭祀法則”,就等同於抹滅“洪荒”。
胡山雕望著神情激盪,高喊著“人生具玄通,玄通為人本”的靈學院學員們,心中琢磨著這場浩大的聲勢背後,究竟是哪個勢力在謀利?他的這個疑惑只持續了3天就有了答案,神魔巫妖仙異六部同時發表“告部民”書。
“部為從,族為人,那我等就不為部而成族”。
“我等神人族”的歡呼聲響徹整個“神部第七島市”,或者現在不能再稱之為神部而應該是神人族或神族。
胡山雕此時才恍然,這特麼明顯就是“神族”高層有人覺醒“前塵”,那肯定是不願意成為“命名原生種”的部從,但突然間改部為族是適宜,也就是營造一下輿論,然後再順水推舟。
從“宿舍”到“教學樓”,沿途都是興奮討論“部升族”的學員,胡山雕的沉默就顯得有些高調,但沒有人來找他麻煩。事實上,來自“濟泛林方”的八個少男少女都沒有什麼興奮感,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神族人,都來自於弱小“人”部。
“部升族”並不是發表“告部民”書那麼簡單,這其就是“名格”提升,背後必然是“神族”高層與“命名意志”之間的諸多交易。目前也就“神魔巫妖仙異”能夠完成“部升族”的名格提升,名格提升則擺脫了“部從”的束縛,對於其它則並沒有什麼改變。
神部變成神族後,學院裡的氣氛就有些不妥,神族學員不知何時有了優越感,指使那些“部人”同學越來越頻繁,並振振有詞的說“我為神族,你為部從,部從就該聽族群”。隨著這種說法的流行,部人學員與神人學員之間的對立也愈演愈烈。
“濟泛林方”的八名學員是以“京玉華”為首的,胡山雕當然表面聽從轉身就當耳邊風,而“京玉華”智商與情商都很高,在第七神族學院21期生裡也就頗有些聲望。
21期學員共計1600整,班50人共計32班,其中“非神部”學員佔據17班,比神部學員的15班多出2班。這其實並不是說“神族”弱,恰恰說明“神族”是非常強大的,因為17個班的學員,來自二三十個與“神部”交好的“部群”。
人族太過泛泛,那神人族部從就非常明確了,部從學員與神族學員之間的矛盾,就是由神族王庭推動的。等矛盾即將爆發時,神族王庭就迅速派人接觸京玉華等頗有威望的學員,要讓他們這些學員加入“神族”,從而帶動其背後部群成為“神人族”的部從。
無獨有偶,魔人族、妖人族、巫人族、仙人族及異人族也都是採用這種策略,吸納大量原本是“人族部從”的部群,成為自己獨有的部從。而那些不願意加入的,學員則遭到欺壓,部從經濟遭到打壓,等等,最終“星海六族”圓滿完成自己的計劃。
“真名教”的“濟泛林方”讓“京玉華”率其他學員加入“神族”,而他們八位“學員”背後部群不是弱小的可以忽略就是已經被滅部,所以,他們加入“神族”沒有什麼問題,卻因為沒有帶來部群而不受到重用。
靈學院分三系,即燃系、祭系、玄系,燃系十二門、祭系十二門、玄系五門(符陣咒丹器(煉器))。
“玄燃祭”共計29門,也就形成29門理論課,不管自身修煉是什麼,理論29門功課是必考的,“星邦”高等學院也是如此。
理論課29門對胡山雕而言都是“已讀”,若非為了低調,胡山雕也是能當一回“學霸”的,但他也不會為了低調而當“學渣”,他在21期32班的理論考核中也是排名前100的,1600人裡排前百,不高調也不低調。
除了需要死記硬背的29門理論課外,就是系課也稱“實踐課”。
如果掌握了兩種燃力,則就能選擇兩門系課,一種燃力則就可只選一門系課,其它兩系也是如此。系課考核的內容,就是對各自“燃力、祭祀、玄造”的掌握,然後則是去“實踐場”(類似角鬥場)去實踐,只要沒有被查出作弊,實踐成績就有效。
胡山雕以為外界固然風起雲湧,但他的一年級生涯會風平浪靜,卻不想極歷25年10月中旬半期考後,他跟其他排名前百的學員被召集到一起。隨後就被投入到一座島嶼上,所有人的繁星表都接到一條資訊“找到島碑,不禁撕殺”。
由於擁有“部性”就不能說所有人都“手無寸鐵”,只不過沒有裝備罷了,但“部性”是很強大的。最開始並沒有互相撕殺,一直到“島碑”出現後,一百名學員才意識到為什麼要“撕殺”,島碑並不是此座島嶼的界碑,而是比賽籌碼,一共20塊,多一塊則沒有。
“濟泛林方”考入第七靈學院的只有8人,但能擠進前百的則只有胡山雕跟京玉華,胡山雕很自然的跟隨京玉華,而京玉華又跟21期1班的“神農家葉”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