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軻為何能創造出72門能形成完整知識點的功課,這一點是無從得知的,因為離人軍團在宗閥大戰中多次重創“宗庭軍團”,使得宗庭佔領離陸後就將它進行肢解,最後變成99個軍團。
知力修煉訣這個名字有點矬,胡山雕決定將其改名為“知命方邸訣”。
胡山雕沒有得到“離人軻72課”的答案,但不妨礙他對“知命方邸”的整理。
“一個修士應該這樣成長的,生具玄通,點亮熾陽,靈性淬鍊玄通獲得法效,法效獲得的越多,知識點就越完整”,然而,玄陸修士卻是走錯了路,他們偏科了。
一切都在於“生具玄通”。
比如唐詩,唐詩是一個大類,李白、杜甫、賀知章等等詩人就是一個個玄通,而他們的詩就是法效。如果一個人一生只會念“床前明月光”,那他就不能說自己是“李白的鐵桿粉”,換成修士的話,意味著他“知識”不夠全面。
生具玄通就是指有聖明將“李白全詩”塞給一名嬰兒,如果缺字短篇的話,就是李白殘篇,也就意味著嬰兒“靈性熾陽”是黑暗的。若是沒有缺字短篇,嬰兒的靈性熾陽就是“光明”的,等到了六歲時,修“淬靈訣”就踏入修煉圈。
玄通是一本書含有諸多篇章,靈性就是翻頁,翻過一頁就能獲得一首或更多的“詩句”,但如果沉迷於“停車坐愛楓林晚,力拔兮山氣蓋世”的話,後面更精妙的詩篇也就“得”不到。
有些詩人很古怪,他們寫詩不取詩名,愛用“詩一、詩二”,此類詩集就如同“戰技、秘術”等玄通,知識點是相當攻怖的。戰技裡含有劍、刀、棍、槍等等,這就是詩一、詩二、詩三,秘術、符、咒等等皆是如此。
因此,整理完這些資料後胡山雕就仰天長嘆,玄修們淬鍊玄通法效比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還要悲慘。感嘆完,胡山雕也知道“知命方邸”有嚴重缺漏,而這些缺漏正是玄陸修煉道路演變至今狀態的原因。
目前的“知命方邸”簡單的說就是“刷知識點”,不去管精不精通,先把玄通淬鍊升級產生更多的法效。等法效全部產生出來,知識點就掌握了,但究竟是多少點,胡山雕無法確定,或許一個玄通就涵蓋數百上千個知識點也說不定。
然而,知命方邸就跟“高分低能”一樣,法效這麼多卻樣樣不精通,擁有這麼多法效有何用?遇到危險時必然手忙腳亂,若是有選擇困難症者則因為選擇太多而被人直接打死,那修煉還有意思嗎?
“缺少一個關鍵啊”,胡山雕皺眉但很快疏展開,他找到了那個關鍵——階梯。
靈臺,碎片,靈光一現,階梯。
這十個字果然奧妙無窮,胡山雕甚至認為這十個字就是全部資訊而不是殘缺的,但他沒有更多的資訊來支撐,只能是“自認為”。按照胡山雕的“自認為”,靈臺就是“生具玄通”的中樞或者說就是“聖明”,碎片則就是玄通,靈光一現則“知命方邸”,階梯就是玄徑。
胡山雕終於把魔爪伸到自己身上,他如今也是鑄就命器的八方,靈性12999丈、魂念129裡、魄骸12萬9999鈞,元力12萬9999斛。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都達到9級,擁有91個法效,法效等級各有偏差,倒不是不想提升,而是靈性跟不上。玄通升級是倍數遞增,三升四是2萬,四升五是40000、6級80000、7級160000,8級32萬、9級64萬。
靈霧之上銀霧儲量是3000萬丈,胡山雕也因此才能揮霍,但法效升級消耗的靈性居然跟玄通升級是一樣數值,就不夠繼續揮霍了。
好在“知命方邸”的理論就是隻管“產生”法效,不去管“法效”有多少級,胡山雕就想測測自己有多少“知識點”。
胡山雕引出命邸自然跟正常修士不一樣,唐桑羊等人是依靠修煉訣才能引出命邸,或者說讓玄府出現變化。胡山雕沒有修煉訣也無需修煉訣,他的方法很簡單,凡人軀直接一拳轟碎“魂月”,魂月分化的“知識點”數量令胡山雕目瞪口呆,自然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回過神來後也就明白自己的知識點為什麼這麼多,他融合了李銀聃的記憶,複製了炎黃的魂念,這兩人的知識點就足夠恐怖了,何況還有九字真言玄通。
很自然的,胡山雕就知道自己目前擁有5760知識點,但無法知道李銀聃、炎黃及九字真言各自佔據的資料。畢竟,不管以前是怎麼來的,如今這些都是屬於胡山雕的,而這麼多知識點,讓胡山雕忍不住就繼續,也就是“引出命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