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如楓與鬼如土很樂意“三清祀徒”隊伍中增加兩個八方,事實上,劉正用與文榆兩人之前盤問的方向就是錯的。劉正用與文榆要貴、鬼二人供出“三清”是誰,同時也要供同其餘的三清祀徒,且不說貴、鬼二人根本不知道“三清”是誰,單是要供出其餘祀徒就不可能。
胡山雕在狩祀節時與貴如楓、鬼如土都有接觸過,而貴、鬼二人則視胡山雕為三清使者,所以,讓貴、鬼二人供出胡山雕是不可能的。但劉正用、文榆詢問三清咒、祭祀儀式等等時,貴如楓與鬼如土紛紛表示“聊這個話題,我可就不困了”。
劉正用今年71歲,五玄資質,年輕時被費閥發現從而成為費閥勳貴,在費閥資助下,年僅40歲就晉升八方初段,此後再無寸進。
“六方引命器,七方凝命器,八方鑄命器”,若是用鑄劍來形容的話,引命器就相當於“劍”的造形設計,凝命器則是打造模具,鑄命器則是材料提煉、倒入模具、鑄造等等。而鑄造過程必須是一氣呵成的,容不得半途歇息,所以,八方修士的瓶頸在於兩個大的方向。
一個方向就是無法一氣呵成,一個方向是窮。
要解決這兩個方向倒不是沒有辦法,辦法就是“降低要求”,玄器與命器的區別在於,前者是外物,後者是內在。手持玄器的八方跟擁有命器的八方戰鬥,輸的必然是手持玄器的八方,輸的原因是較多的,比如靈性的消耗、玄通轉輻、攻擊力度等等。
而不管玄器或命器都是“天地、規則、罡煞、洞天、福地、秘界、三鼎、小境、基礎”九個等級。降低要求解決瓶頸,就是在鑄造命器時不要把命器等級設定的太高,若是直接奔著“基礎級”命器而去,突破瓶頸是很簡單的事情。
但問題是都特麼是“八方”實力了,誰還這麼不要臉面的鑄造基礎級的命器?低於社地級的命器都是不好意思見人的,所以,大量八方修士都在攢錢。
三鼎級的玄器標準配置的話造價就近10億,三鼎級的命器鑄造配置相同的話則至少多一倍造價。八方修士為了不丟臉最少也是要鑄造“福地級”命器,造價不會低於百億,若是還有什麼追求的話,造價就更高了。
劉正用倒不是窮鬼,八方修士也不可能窮,但他不可能什麼都不消耗的光攢錢了,他要淬鍊玄通,要提升法效,要替費閥辦事,這些都是需要消耗資源的。何況,鑄造命器的很多源頭不是有錢就能買到,也就需要時間去探索,而“虛空”是聚寶盆,但遠征虛空就不存在毫髮無損的。
劉正用的傷就是遠征虛空而積累下來的,倒不是說不知道,也不是說不能治,但治療也不是需要時間跟金錢嗎?而文榆的情況跟劉正用也差不多,所以,兩人很有默契的覺得“三清”似乎是他們的“玄妙”(機遇)。
胡山雕挖礦時是頻繁往返銀霧之上,自然也就知曉了這一切,對於劉正用與文榆的“瓶頸”,胡山雕倒不覺得有什麼難度。兩人的舊傷,可以直接賜送“元力銀霧”進行治癒,兩人鑄造命器擔心的“失敗”,則可以提供“靈性銀霧、玄通銀霧”進行輔助。
可以說,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性銀霧就如同鑄劍時爐火不息,溫度適宜,而擁有玄通銀霧則增強命器出現的法效,鞏固命器的構架,增加命器鑄造的成功率。只是胡山雕雖然很想擴充自己祀徒隊伍,卻不代表誰都會收的,劉正用與文榆的等級太高,清除“兩儀圓”成功也就很高,胡山雕可不想偷雞不成蝕把米。
因此,遲遲得不到“三清”回應的劉、文二人就把怒氣發洩在貴、鬼二人身上,貴、鬼二人卻是甘之如飴,因為他們受的折磨越大,三清賜予的“元力銀霧”也就越多。兩人實際上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三清元力”治療,所以,這兩個家就把後面得到的“三清元力”藏在玄府內。
劉、文二人迅速發現了這一點,他們就清楚“三清”並非不存在,只是沒有搭理他們,但貴如楓與鬼如土也沒有多出眾的地方,那“三清”為何寵愛這兩人?
“獻祭”。貴如楓喊道。
“誦唸,加深兩儀銘刻”。
劉正用與文榆懂了,想要取巧是不可能的,轉念一想,三清若是這麼容易讓人取巧得利,那“三清”也不會如此神秘莫測。兩人就糾結了,是要真正成為三清祀徒,還是琢磨出更好的取巧辦法呢?
是要努力攀登見識絕巔之上的風景,還是享受當下?這是修士們經常面臨的自我拷問。
實話說,玄陸最大的敵人是虛空,但虛空是處於玄陸包圍內,玄陸所要做的就是不斷襲殺虛空生物,讓虛空保持舊有的狀態。因此,修士們不斷攀升等級更多是為了“特權”,而八方雖然不一定擁有“封權”,但獲得的“特權”卻是蠻多的。
大部分人到了八方後就停下來建立自己的世家,如趙本興,少部分人則想要更多,劉正用、文榆就是此類。八方享受的特權能有九方多嗎?九方能有十方多嗎?顯而易見的,誰不想十方稱王?
問題就在於八方升九方實在是難,而九方升十方更是難上加難。
“三清想要做什麼?”劉正用問道。
“不知道”,貴如楓與鬼如土回答,他們當然也琢磨過這個問題,但他們成為三清祀徒後,雖然也替三清做過一些事情,卻都不是很大的事情,最危險的就是此次賣玄器。可危險歸危險,得到的賞賜卻是逆天,能夠“奪舍復活”的賞賜讓貴、鬼表示可以承受更多的危險。
“兩位大人,你覺得三清想做什麼?”鬼如土反問道,不等兩位八方回答,他就板著手指說“無非就是獲得玄陸統治權,可你認為三清能統一玄陸?嘿,兩位大人笑了,這說明統一玄陸就算三清也不可能辦到,那麼,成為陸皇呢?”
劉正用與文榆眼睛一亮,玄皇那是痴心妄想,陸皇的話,三清倒是有成功的機會,而這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壞事。費閥再強,頭頂上還壓著江閥,江閥說是離部隱形皇帝,但離部陸皇“李世珍”也是有牽制江閥的實力。
如果自己兩人能成為三清祀徒,三清成為離部陸皇的話,自己豈不是水漲船高?
倒不能說兩個八方智商不線上,而是“三清”表現出來的實力讓外人對他的“期望值”永遠高於水平線。因此,劉正用與文榆就再糾結,不管三清是不是奔著陸皇寶座去,他們突破八方才能看到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