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這次來稷下學宮,以前的先生直接給他安排了課堂,直接可以在稷下學宮講學。他是老師,是先生,不同於其他人。稷下學宮內大多數人是學生,是來聽課的。
作為老師,按照齊國“尊師重教”的規定,老師是有獨立寢室的,是有專人負責照顧的。
孟子本想按照禮節規定來接待淳于髡,見淳于髡不按常理出牌,也就隨便了起來。他一邊彎腰施禮,一邊伸手示意請淳于髡大人坐。等到淳大人坐下後,這才回答淳大人的問話。
孟子回答道:“淳大人,男女授受不親當然是禮制規定的。”
“你不覺得這是一種束縛嗎?”
“束縛?”
“這個世界是男人與女人的組合,你讓男人與女人之間保持距離,怎麼可能呢?”
孟子回答道:“男女有別,男主外,女主內,分工不同。”
“男主外,你這不是把這個社會交給男人了?女主內,你這不是把女人定格在家裡了?”
“男女有別!分工不同,只能這樣!淳大人!”孟子攤了攤雙手。
“為什麼不可以女人也參與社會事務呢?而事實上!女人也參與了一定地社會事務,如果一定要按照禮制來辦事,那怎麼可能呢?
比如說?戰爭來了,男人戰死沙場,家裡就剩下孤兒寡母了,那這個家庭誰來主外呢?”
“怎麼沒有男人了呢?她們還有同胞、宗族啊?”孟子辯解道。
“同胞?宗族?”淳于髡心裡很生氣。
心想:你還指望同胞、宗族?他們可能自身難保,誰還顧得了你?就是因為一個“男女授受不親”的禮制,就把女人給束縛住了。不!就把男人與女人之間的交往給束縛住了。不!是把這個社會給束縛住了。
不僅僅如此,也把這個家庭的人給束縛住了。因為男女授受不親,這個家庭沒有了男人,而剩下的孤兒寡母就失去了依靠,就必須依賴於同胞、宗族。可以想象!同胞、宗族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誰還會來顧及你?
孟子曰:“只要這個社會按照禮制來約束世人的行為,大家都自律而為,這個社會就沒有戰爭……”
淳于髡打斷道:“孟子先生!你就哄鬼去吧!你只能保證你孟軻一個人、自己做到自律,按照禮制去約束自己,你無法保證天下人都這樣!你做不到!”
“這是一個很淺顯地道理,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只要我們去教化他們,世人會這樣去做的。如果我做到了,我身邊的人會效仿。如果一地人做到了,那個地方的人一樣會效仿。如果一國人做到了,天下人都效仿……”
淳于髡氣得笑了起來,打斷道:“孟子先生!你是在做夢吧?”
“做夢?”
“你是在說夢話吧?”
“說夢話?”孟子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你只能保證你孟軻一個人、自己做到自律,按照禮制去約束自己,你無法保證天下人都這樣!所以!你說的都是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