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67章 莊子的大宗師教我們如何做人(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章 莊子的大宗師教我們如何做人(三) (1 / 2)

第67章 莊子的大宗師教我們如何做人(三)

在第五段裡,主要講真人給世人留下的外在形象。

真人留給世人是怎樣地外在形象呢?

莊子說:

古時候的真人,一副正氣凜然地樣子,不管別人是什麼態度、立場。他們好像很孤立,無法承受自己的態度、立場所帶來的壓力。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虛架子,經受不住考驗。又好像那麼回事似的,可給人的感覺又有些華而不實。

當真正面對的時候,他們好像顯出怡然欣喜的樣子,一點也不害怕。當真正行動起來的時候,他們的一舉一動又好像出於不得已的樣子,不得不這樣去做。

當他們真正行動起來後,神色又恢復自然,做出來的結果又是那麼地合情合理,讓世人挑不出毛病。完事後又顯出一副無所謂地樣子,他的神情看起來好像剛才不是他做的與他無關,心不在焉好像忘記了要說點什麼來表示表示。

那麼?他們做事的原則是什麼呢?

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

以刑為體者,綽乎其殺也;以禮為翼者,所以行於世也;以知為時者,不得已於事也;以德為循者,言其與有足者至於丘也,而人真以為勤行者也。

這一段的意思是:

他們把刑律當作主體,絕對不做違法的事;他們把禮儀當作羽翼,入鄉隨俗,尊重別人。把自己的能力當著時間,隨時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把自己的道德操守當著原則,時刻遵循。

把刑律當作主體的人,他們處處小心,害怕觸犯律法而引來殺身之禍。

把禮儀當作羽翼的人,他們入鄉隨俗,尊重別人別人就一樣尊重他們,所以他們能夠行走於天下。

把自己的能力當著時間的人,隨時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好像欠了別人似的。其實不然!是因為迫不得已!

什麼叫迫不得已?是因為同為人類,生存不易,不能孤立、獨立而生存,人與人、人與萬物是相互的關係,所以!幫助了別人卻好像並沒有幫助別人,並沒有幫助萬物,而是!我們是在為自己。

把自己的道德操守當著原則並時刻遵循的人,就好像有腳的人走過山丘根本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還以為他們是一個路過的人。其實不是!是他們已經養成習慣了。

所以說!道家與周圍人一樣,也是普通人。他們並不例外,一樣遵守律法,一樣遵守禮制,一樣勞作,一樣生活。只是不同地是,他們遵循道。

其實!無論是道家還是世人,無論如何行事,都不過為了生存。只是!生存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道家是與天為徒,效仿天、效仿道。而世人!是以人為徒,效仿別人,別人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明白是效仿天、效仿道有利於生存,還是效仿別人生活有利於生存的人,他們就叫真人。

死生是自然規律,並非人為,沒有人可以改變,這就是命。猶如黑夜和白天交替出現那樣,並非人為,沒有人可以改變,這就是自然。

作為人,為了生存有時候不得不參與世事,與世俗為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人與萬物都一樣,都是為了自己的生存,難免不生衝突、對立。

人們總是把天看作是生命之父,而且終身愛戴它祭祀它。何況道呢?天地萬物皆來源於道,我們當如何待之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