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54章 莊子的道德與人德(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章 莊子的道德與人德(一) (1 / 2)

莊子內篇第五篇《德充符》主要講德,更確切地講,是講道德。八?一中?文 ≤≥≥.≈8≈1≤Z=≈.≈C≥OM

莊子講的道德與現代所用的道德不完全是同一個意思,莊子的道德在道字上面要加雙引號的,是相對於“人”德來講的,是道之德,應該是“道”德。

德!無須多講了吧!大家都懂的。如果我們無德,就要被人罵的。社會上無德的人多了,社會就很混亂。所以!我們要有德。

做一個有德之人,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孔子孔聖人一生追求的,因此他老人家成為了聖人,成為萬世師表。

萬世師表並不是說孔子開辦私學成為老師這個師,學習他當老師,以他為榜樣。而是!學習他做人的原則。孔聖人這個“萬世師表”,是指人格上的老師,做人處世的老師,而不是老師的老師。

莊子“德充符”這三個字怎麼解?

德!無須多說了,就是道德的德。充:滿、擔當的意思。“德充符”所說的德要充滿、擔當到哪裡呢?到哪個上面去呢?要充滿到“符”上面。符:符號、標示的意思。德要充滿、灌注到哪個符號上面呢?

因此!莊子“德充符”的原義就出來了,要充滿、灌注到人這個符號上面來。但是!並不僅僅要充滿、灌注到人這個符號上,而是要充滿、灌注到萬物身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莊子的德是大德,是“道”德,而不是“人”德。

莊子德充符講的是要我們站在道的高度上來看待人生,看待宇宙、天地,來規劃我們的人生。所以!稱為“道”德,省去雙引號就變得道德。

後世的道德一詞,也可能源於老莊哲學原著,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的《莊子》一書。

遺憾地是!後世的人只知道講“道德”,卻沉溺於“人德”。沒有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待宇宙、天地,看待人生。沒有按照“道德”這個詞的原意來規劃人生,建立正確地人生觀、世界觀和宇宙觀。而是!跳不出人的範疇,而建立在人德之上。在認知方面,給自己限制了範圍。自然!目光、境界就小多了。

莊子內篇第五篇《德充符》講的就是道德與人德的關係,講道德與人德所帶來的不同後果。

看了許多解讀莊子《德充符》的文章,因為這些解讀者沒有讀懂老子的“道”,沒有讀懂老莊哲學的“道”,所以解讀到莊子《德充符》時,根本無法解了,說不出所以然了。根本不懂這篇文章所要表述的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甚至!每個小故事後面的經典文字,他們都解讀不出來,不是錯解就是按照字面意思直譯。結果!與莊子的原義不相干。

《德充符》中前面五個故事的後面,都有最經典的解讀。結果!由於後世解讀者沒有讀懂“道”,解讀出來的都是“文不對題”,都變成了瞎扯。

《德充符》後面惠施與莊子談“情”,是這篇文章的最後總結,讓我們迴歸到現實,迴歸到“人德”上面來。莊子的意思是:站在道的層面、高度上來講,人是無情的。因為人與萬物一樣,只是一個物種。但是!站在人的層面、高度上來講,人是有情的。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呢?

由於大多數解讀者沒有讀懂老莊哲學中的“道”,所以讀到《德充符》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在講什麼了。

為了方便那些沒有正確解讀《德充符》這篇文章的人正確解讀、讀懂,只得先簡單地說一下老莊哲學中的“道”,道家的道。

道是一切來源!

天地宇宙都來源於道。

道是什麼呢?

道是變化!

一切的一切都是透過變化、進化而來的。老子就把這個變化取名為“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