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1043章 焚書坑儒(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43章 焚書坑儒(二) (1 / 2)

其實!歷史上焚書坑儒事件並不是字面上那樣的,焚燒掉儒家的所有書籍,也不是把儒家埋了。焚書與坑儒是兩個事件,是後世的人把它們連起來說的,連起來理解的。

也有能夠正確看待事物的歷史人物,他們理解為:是後世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誇大其詞,來這樣理解的,說焚書坑儒是一次文化上的災難。

其實不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個前因後果的,不是無緣無故突然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有起因、發展、繼續、壯大、收場結局,都是有完整的過程的。

用唯物辯論的說法來講,道家的真人體是不存在的。所謂的真人、真人體,都只是修煉的一個標準。當一個人達到大徹大悟的程度了,他就是“真人”。

真人!說白了,就是真實的人,明白了人生的人。

真人體!就是這個明白了人生的人的身體、肉身。當一個人明白了人生後,他還在乎自己的壽命長短嗎?其實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修煉成了真人體就長生不老了。

如果理解為長生不老,那就是誤解。這樣地人是修煉不出真人體的,是無法明白人生的。

真正道家對長生不老的理解是:認為人與萬物一樣,都是來自於自然、來自於道。人與萬物一樣,都只是一次生命的過程。都只是一個適時而生,不適時而亡的物種而已。

所以!道家對人的壽命的長短,是沒有感覺的。反正是死,早死晚死都是死,沒有計較的必要。人生只不過是來完成一次生命的過程,只是為活著而活著而已。所以!細節可以忽略。

這是道家大徹大悟後的“大度”、對人生的一種淡泊地大度。但是!並不是認為人生沒有了意義。

要是理解為人生只是為了活,只是為了完成這一次生命的過程,就這麼簡單地話?那又理解錯了。

道家認為人生不僅僅是為了活著,為了活著而活著這麼簡單。

因為!我們在活著的過程中,還有著豐富的內容。我們經歷過嬰兒時期、少兒時期、青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壯年時期、老年時期。還有!我們經過婚姻、家庭、事業、愛好,等等等等,內容是很豐富的。

如果我們學習了道家學說思想後,理解為人生活著沒有意義,那就錯誤了。但是!如果我們沉溺於其中,沉溺於婚姻、家庭、事業、愛好,等等等等,沉溺於生活瑣碎之中,又一樣是錯誤的。因為!人都是要死的,你過分地認真又有什麼意思呢?

其實!我們認真地體驗完我們的嬰兒時期、少兒時期、青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壯年時期、老年時期,我們人生就很有意思了。可遺憾地是!世人大多沉溺於某一點上面去了,不能自拔。

我們不僅要來完成我們的人生過程,我們一樣要跳出狹隘的思維圈子,要看到人是要死的這個結局。我們這樣來理解人生,才是正確理解了人生。然後!我們選擇自己的活法。這樣!人生就有了意思,就有了活頭。

如果我們沉溺於生活瑣碎之中,好像不知道人是要死似的,跳不出這個圈子,那就是錯誤地思想觀念。如果我們一味地認為人是要死的,活著的一切都沒有意思,這一樣是錯誤地思想觀念。難道?我們的婚姻、家庭、男女歡悅、父母子女間的親情就沒有意思了?是不是?

而我們的秦始皇,他有可能誤解了真人與真人體,誤解了長生不老,以為人是可以不死的,可以修煉成仙的。結果!誤入歧途。

也許?我們的秦始皇他想長生不老的理由是:不僅僅要做皇帝,做到永遠。更有可能是他認為:只有他才有能力來治理天下。如果能夠延長生命的話?在他有生之年,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要是因為這個,他才想長生不老的。那麼!我們就要敬仰、膜拜。

反正!秦始皇他老人家聽信了術士的話,派人去海外尋找仙人、尋找仙丹。結果是可以想象的,這個世界上是沒有仙人的。派去尋仙的人,自然是無功而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