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莊子的故事> 第1017章 莊子對親情的思考(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17章 莊子對親情的思考(一) (2 / 2)

因憐憫人而憐憫起動物,再憐憫起一切動物。甚至!包括物。

其實!過分了就是一種泛愛。

難道?我這樣對待兒女後代過分了嗎?這也叫沉溺了嗎?

莊子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所以然來。

作為道家,作為道家學說傳承人,作為人,難道?不能這樣嗎?

作為道家!首先!要學會生存,要好好珍惜這一次生而為人的做人的機會,好好活著。然後!照顧自己的爹孃長輩,與兄弟姐妹和好團結,大家相親相愛一家人。再然後!尋找自己的配偶,組建新的家庭,生育兒女撫養後代重複爹孃長輩的故事。

當我們有那個能力照顧更多地人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到的是家庭成員,然後是家族中的成員。再然後!才是身邊那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再再然後!才是更大範圍內的人。再再再然後!才是天下人。

天下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國家也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團隊也是由一個個個體的人組合而成的……如果我們都這樣做了,如果我們人人都是道家,天下還有國家嗎?

我們先約束自己,這是沒有錯的,但我們不能去約束別人。約束別人、要求別人,就是影響了別人的生活。

影響了別人的生活別人就會反抗,就好比別人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一樣。

同理!當別人影響了你的生活,你無法反抗的時候,為了活著,你只能忍耐。所以!當你影響別人的生活別人無法反抗的時候,為了活著,別人也一樣學會忍耐。然後!尋找反擊的機會。

所以!我們首先保證不去影響別人,我們首先學會獨立生活、生存。當別人老是影響我的生活和生存的時候,我們就給予別人毀滅性的打擊。

道家與儒家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裡:道家講自強自立,不影響別人。而儒家則是:口頭上講自強自立團結友愛等等,大多是講給別人聽的,是用來要求別人、約束別人的。甚至!利於權力來逼迫別人這樣。

結果!他們成為這一口號的倡導人,成為智者、領導。而他們自己,大多數人只是利用了這些口號,而並不遵守,他們成為凌駕於這些口號之上的人。

用現代語言來講,正如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那樣,大家都不敢說而已。童話故事中的意思是,誰說真話誰就是傻瓜。而在現實生活裡,誰要是說了真話誰就是對社會不滿,對領導不滿,沒有隱惡揚善等等。

要是把你扣上擾亂社會、蠱惑人心等罪名的話,不說坐牢了,殺你都有可能。

其實!我們可以跳過道家與儒家,跳過諸子百家的框框,我們會發現:不管是什麼學說、哲學、哪個國家的律法,都不過是為了保障人民或者是某些人的生存的,為了更好地生存的。

既然都是為了生存,所以!我們就要跳過道家、儒家、諸子百家的框框,怎麼有利於生存,我們就怎麼活。我們就做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我們只是一個為活著而活著的人。我們的人生,只是來完成這一次生而為人的生命過程而已。

一個真正信仰儒家學說的人,在任何社會環境下,都不會生活得很好,只會比道家生活得困難。當然!一個披著儒家外衣的“儒家”,絕對生活得很滋潤。

道家最起碼還知道鑽空子,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努力地活著。而真正地儒家那一套,就相當地被動,讓人不敢恭維。

說白了,那是約束自己,目的是迎合社會管理,方便社會管理。

當然!披著儒家外衣的假儒家例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