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吏?”楊湖驚問道。
他聽老爹說過,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曾經就幹過大周朝的守藏吏。凡是幹守藏吏的人,能幹守藏吏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人。
所以!楊湖對守藏吏頓時有了敬佩之感!
不過!又覺得這個守藏吏可能書呆子氣了一些。
真的!你說你為什麼要推我呢?為什麼偏偏要在那個時候推我呢?你可以先跟我打招呼啊?你悶聲地推我,我不打你才怪?
真的!書呆子!你這叫“討打”!
“守藏吏?”莊子也一樣吃驚。
此時的莊子,早已把那個幻化出來的分身收了回去,而留在這裡的,是他的意念。
也就是說,他的意念、意識一直跟隨在兒子楊湖身邊。
一旦兒子有了什麼危險,他才暗中出手。平時!儘量不出手,讓兒子感覺不到他的存在,讓兒子自由發揮,也讓兒子沒有依賴感。
只有這樣!才能磨練一個人。
要是兒子知道老爹一直暗中跟隨著他,他還就有了指望。一旦有了指望,做事就不理智,不經過自己的腦子。
老子是守藏吏,這個中年人也是守藏吏,應該也有學問。
可是?莊子就是沒有發現對方有學問。
心想:一定是個承襲父輩下來的守藏吏!一定是為了領取大周朝那一份俸祿的官二代。
用後世的話來講,就是“頂職”的,頂替父母的職位,成為吃商品糧的商業戶口。
也就是說!不是憑本事吃飯的。
大周朝以前的守藏吏,是透過考試、透過層層考核才能擔當這個職位的。沒有一定地學歷,沒有淵博的知識,你怎麼管理大周朝的圖書和檔案?
管理圖書和檔案也是要有一定地學問的,沒有一定地學問,你都不知道分類,你都不知道哪些書、資料有價值。
現在的大周朝,應該說沒落後的大周朝,守藏室應該都是徒有虛名了。發不出俸祿沒有人願意無償管理,因為大家都要吃飯,根本無法無償、義務來管理國家圖書館。所以!大周朝為了面子,為了各個部門都還存在,就只能保留著,派人守著。有錢就發點錢,沒錢你們自己想辦法。
守藏室內不是有許多書簡和資料嗎?你看看哪個值錢給就賣了吧!只要不公開賣,大周天子和各級官員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沒有銀子發工資,就當給你們發工資了,能保留一個部門存在算一個。在大周朝還沒有徹底地滅亡之前,有些部門是必須存在的。不然?大周朝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是官員要腐敗,而是大周天子太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