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漆園模式的弊端,道家治國天下的一大缺點。
道家在組合社會的時候,失敗了。道家把社會化整為零是對的,是成功的。可化整為零不是目的,重新組合才是道家的目的。
現在宋國的情況是,道家把社會化整為零後,重新組合時只是把人們組合成了一個個村莊,還沒有組合成一個個大的聯合區域,更沒有來得及組合成國家、天下。
所以!有“大能”在幕後出主意,告訴各國諸侯的君王,只要他們的軍隊不殺宋國人,不毀壞宋國人的莊稼,不毀壞宋國人的城鎮,你把宋剔成活剝了宋國人都不會站出來的。
現在!宋國在“漆園模式”下,你不招惹宋國子民,你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宋剔成這個君王和他的軍隊。
有了“大能”的指導思想,各國聯軍很快就衝破了宋國的邊防,進入宋國。
不過!由於有了限制,“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行軍速度是可想而知的。為了不毀壞莊稼,軍隊進入宋國後只能走官道。所以!行軍速度很慢。
還有!一部分兵力要急行軍到達宋國都城去,一部分兵力要對待各地的宋國守軍。所以!宋國雖然進入全面戰爭時期,到處都有敵軍,可戰鬥打得並不激烈。
戰爭!怎麼可能不糟蹋農民的莊稼和城鎮呢?怎麼可能不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呢?
所以!宋國進入全面戰爭時期後,有不少地方的人民還是自發地組織起來了,對抗外敵入侵,有那種“國共合作”聯絡抗日的味道。在道家的暗中組織下,在人民自發聯合下,有不少地方組成了地方性的武裝,對抗外敵。
也只有到了這個危難時刻,廣大人民才有國家這個概念。
國家並不是凌駕於人民之上的權力機構,而是因人民的需要自發形成的自我保護的組織機構。
隨著諸侯聯盟成功,各國關卡也就不再阻擋前往宋國討伐的自願軍。那些等待了近半年多的自願軍,就跟瘋了一般,湧入宋國。進入宋國後,一部分人湧向宋國都城,一部分人湧向漆園檢視究竟。
自從自願軍偷渡進入宋國開始,宋國都城皇宮內就亂了起來。宋國第一道防線全面崩潰,立馬就有人站出來指責,說效仿漆園模式是失敗的。
宋剔成也是如坐針氈,找不到應對的法子。
宋國就這麼點大,就這麼點人口,根本無法阻止那些偷渡過來的人。自從漆園模式後,宋國的子民只關心自己的家園和莊稼,根本不顧國家政權了。
在這個時候徵兵,也來不及了。再則!剛剛進行了人口遷徙、大整合,也根本沒有兵源可徵。
在追查白圭和戴大官人上面,又沒有結果,交不出白圭,宋國就要面臨滅亡。
還有!大家都知道,漆園事件。要是自願軍們知道漆園人真的把韓國那三萬士兵那樣處理的,就將徹底激怒民憤,就更是無法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