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兼詞,相當於“之於”。
庸:迴圈變化。
通:緣於同一。
神明:心思智巧。
狙公:養猴的人。
賦芧:分發橡慄。
狙:獼猴。
天鈞:天然均衡的狀態。
兩行:任由對立雙方自然演化。
至:極致。
未始:未曾,不曾。
封:界限,界域。
彰:分明。
昭氏:昭文,著名琴師。
師曠:著名樂師。
枝策:指師曠敲打節奏。
惠子:惠施,古名家學派代表人。
據梧:指惠子依靠在梧桐樹下與人辯論。
盛:最高境界。
載之末年:從事這項技術直到晚年。末年,晚年。
故以堅白之昧終:所以玩弄“離堅白”的眩惑之論而自愚終身。“堅白”,戰國時代的著名論題,與“白馬非馬”同是詭辯命題,意為石頭的堅硬為觸覺,白為視覺,任何一種視覺或觸覺只能辨析其中之一“堅”或“白”,而不能同時獲得。昧,自愚。
其子又以文之綸(lún)終:指昭文的兒子後來繼承了父親的餘緒。
滑疑:混亂詭異。
圖:摒棄,革除。
今且:假設詞。且,姑且。
有始也者:天地萬物總有個開始。
有未始有始也者:還有沒有開始的開始。
有未始有無也者:還有不曾“無”的“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