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麻白理順?”
“你沒有意見吧?”
莊子想了想,答道:“沒有!”
“我要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兌現我的承諾,不給你添任何麻煩。唉!”
“我沒有意見!”
“等到有機會了,給白雪再生一個娃,可以嗎?”白圭帶著哀求地聲音,問道。
“這個?”
“我會安排的!我雖然打算隱居了,可我對我的生意多少還是要過問一二的,不可能全盤交給他們。假如其中有人欺詐呢?是不是?我得留一手。”
“那?”莊子小聲地問道:“您老打算在哪裡隱居)呢?”
白圭聽出莊子的意思,用手指醮了酒,在茶几上寫下了兩個字——南蠻。
莊子也猜出來了,像白圭這樣地人物,要想真正地隱居,只有到那些蠻荒之地去。在齊、楚、三晉之地,是沒有可以隱身的地方。
兩人並沒有談上次“道家取宋”或者是“莊氏取宋”的事,白圭沒有提及,莊子也沒有追問。
其實!白圭還是想表達一下他的歉意的。可身在皇宮後宮之中,說話不方便。
莊子也想追問老丈人,怎麼就想起要道家取宋、莊氏取宋了?怎麼起事了卻又沒有再繼續?
按照常理!以白圭的社會經驗,是不可能這樣半途而廢的。就算他莊子不願意接管道家,道家內部有大把地人才。懂得道家學說精髓的人,並非他莊子一個。
道家學說並不是那麼難懂、深奧,只要你懂得什麼是“道”後,一切都容易理解了。所以!在大周天下,得道高人多得怕。
如果道家真的把宋國拿下來了,宋國成為道家的道場,會吸引無數道家來這裡過那種“小國寡民”的自由生活。
真的!就算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戰爭,魏國或者其他國家會來攻打宋國、攻打道家。可他們只要跟上次韓國人敗在漆園那裡那樣,以後就再也沒有人敢來攻打了。相反!天下人都會來宋國,學習道家學說,過道家那種自由生活。
就算北方的胡人騎兵來了,他們也一樣會羨慕道家的生活方式,逐漸地放棄他們的遊牧生活。他們就算來南方搶奪財產,可他們遇見道家的一無所有後,也只有乾瞪眼。搶奪幾次也就算了。
要是北方的胡人來南方殺人,那麼!他們的大壽就到了,他們會死在道家的全民皆兵之下。
道家不需要軍隊,但是!人人都是兵!如果真的有人入侵來了,他們會迅速組建成一支強大地隊伍。有多少胡人騎兵來了,就等於給他們送來了多少匹馬,不會讓他們一個活著回去。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對於敵人,確定對方是敵人後,道家是絕對不仁慈的,還跟你講什麼戰俘法?
上次“道家取宋”的失敗,並非他與孃親沒有參與,也並非他與孃親認了親戚。而是!主要責任在白圭,在他沒有及時下達最後奪取宋國的命令。還有!就是道家的隱士沒有等到白圭下令就擅自行動,而造成的。
白圭沒有下達命令,是失敗的主要原因。道家隱士擅自強攻,是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還是在於白圭,他太仁慈了。在那種場合下,他完全是可以翻臉不認人的,讓道家隱士出手,奪取宋國。可是?他沒有那樣做!
他並沒有犧牲自己的勇氣還是?他太夠哥們義氣了?被宋剔成給忽悠了?
總之!這件事就那麼地黃了!歇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