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行動的失敗,宣告“道家取宋”或者是“莊氏取宋”計劃破產。
那些隱藏在都城護衛隊中的隱士,那些隱藏在宮廷護衛隊中的隱士,那些所有參加了這次行動的道家隱士,趁著宋剔成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從都城中撤離了出來。
等到宋剔成反應過來了,他們這些參與了行動的人,都會死的。君王們為了自己的江山穩固,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哪怕這個國家沒有人口了,他們也是要動殺戒的。
在君王們的眼睛,並沒有國家大局這個概念,只有自己君位這個概念。他們只會認為只是殺幾百、幾千人而已,幾百、幾千人對於整個國家人口來說,那只是九牛一毛的數量。
道家隱士的撤離,宋國都城的防衛和宮廷的防衛一下子處於半癱瘓狀態。
宋剔成無奈,只得又讓宋偃從軍營中抽調一些人手回來,補充到都城護衛隊中。宮廷這邊,暫時湊合著。對於宮廷護衛隊人員,他還是很慎重的,政審這一關絕對要把握好,不能再讓奸細混入進來。
道家的這次“造反”失敗,歸根結底來講,還是因為白圭。白圭沒有及時下達命令,延誤了戰機。如果白圭及時下達命令,宋剔成早就被活捉了,被挾持了,道家取宋成功。
結果!卻變成了這樣地局面。
道家取宋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戴六兒與莊子沒有參與行動。如果戴六兒與莊子母子聯手,使用雙劍合璧,加上他們的百十人隊伍,再加上白衣書生,是完全可以打敗宋剔成的那些死忠的,是完全可以打敗宋剔成身後的那個矮小駝背老頭的。
遺憾地是!在關鍵時刻,戴六兒母子二人沒有出手。她們母子二人身邊的人除了天涯無名出手了外,其他人也沒有出手。
出手的人,都是隱藏在皇宮中的隱士。
要不是白圭的人在背後鼓吹,他們這些隱士才不會出手的,才不會暴露身份的。現在!他們的身份暴露了,他們就要開始過流亡的生活了。
本來!如果不“造反”,不“道家取宋”的話,他們都有一個很好地職業,都可以領到一份俸祿,養家活口不成問題。
可以試想:在正常年代裡,他們這些隱藏在都城護衛隊中的隱士,和宮廷護衛隊中的隱士,是很安全的,戰爭是很難打到都城和宮廷來的。
也就是說!自從暴露身份後,他們從此就失去了一份優越的工作了。
道家的人生觀就是求生!完成這一次生命的過程。當我們沒有了一個好的職業的時候,我們的生存就會出現危機。
因此!道家取宋失敗後,這些逃離都城的道家隱士們,難免埋怨起白圭和戴六兒,以及莊子。儘管莊子沒有參與道家謀反,可他脫不了干係,為這次事件背上了黑鍋。
兵敗如山倒!
從都城內逃出來的道家隱士,很快就把道家取宋失敗的事,在道家弟子內部傳播了開來。
那些來討伐宋國的自願軍,其實是來支援道家的,他們聽了頓時一個個心灰意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