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直接開壇講道?”莊子聽了,有些不敢相信。
他聽說了,稷下學宮那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你必須先去稷下學宮那裡,與常住那裡的“先生”混個臉熟。然後!由先生舉薦,讓官方領導作出安排,給你安排講學的時間。稷下學宮和官方,會給你作一些適當地宣傳。
不然!沒有多少人來聽你講學的。
你算哪根蔥啊?是不是?
有了先生和官方的宣傳,稷下學宮的其他學子,才會重視你的,把你當那麼回事。加上先生舉薦你先生也要面子,會帶自己的學生去聽你的課。不然?他舉薦了你而你講學時沒有聽眾,還不丟他的面子?
這就是稷下學宮那裡不成文的規矩。
就好比現代社會出版書籍一樣,只要有多少什麼人給你推薦,你出版書就是公費,還可以拿稿費、版稅。不然!你只能自費出版了。
就那麼回事!
其中!裡面的貓膩,可想而知了。
你去了稷下學宮你就得先拜先生,投靠到先生門下成為先生的學生。然後!與先生搞好關係。再然後!先生才幫你舉薦。不用說,沒有名利在裡面,先生才懶得操那份閒心。
說白了,你不給銀子給人家,人家才懶得舉薦你。只要給了銀子,管你以後出名不出名,先撈一個現快!要是你真的出了名,他就名利雙收了。
當然!這只是指某些人,而不代表整個稷下學宮的先生。有不少先生,還是看重投拜師帖的學生的能力的。
莊子還正愁著,去了稷下學宮後找誰去?他的拜師帖投給誰?人生地不熟,去了那裡你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你還得先找個客棧住下來,然後!等到有人講課了,你去聽人家的課。再然後!人家講的好,你就投拜師帖過去,等待人家回覆。
如果人家回覆不收你為學生,你還是沒有飯吃,你得改天再來聽別的先生的課,你得再投拜師帖。
還有!假如那個先生講的課你不喜歡。甚至!你還瞧不起人家,懶得拜人家為師,你還得再等。
如果是這樣地話,問題又來了。
你拜師人家不收,傳出來了你在稷下學宮也就難混下去了。
不過?這種情況少有。稷下學宮的先生就愁沒有人投拜師帖。只要你投了,一般都會收的。反正!養活你又不要他出資,這個資費都是由齊國國庫支出。他名下的學生越多,說明他的名聲、才學越大。
如果你看不起某個先生,沒有投人家的拜師帖,傳到人家弟子的耳朵裡了,人家的弟子就會注意上你的,以後就有可能擠兌你。
如果你在稷下學宮有熟人的話,你可以先打聽一下,你再選擇投拜師帖。或者!由熟人介紹。這樣!你就少了不少事。
田公子見莊子那一副欣喜地樣子,他在心裡偷笑著。
心想:就憑你?就憑你長的那個瘦裡巴機的樣子,恐怕?就沒有多少人聽你的課?別到時候你丟人跑都跑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