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眾學生聽先生在八卦,一個個都非常地認真。
先生又習慣性地喝了一小口茶水,眯著眼睛掃了一下眾學生,說道:“莊子自然沒有那麼傻,就承認自己拜師是假報殺父之仇是真!那是肯定地,他不會承認。所以!楊朱也就收了。”
“先生!那麼?”一個學生問道:“那麼?莊子到底是真拜師還是假拜師呢?”
“是啊?是啊?先生?說說?那麼?他是真拜師還是假拜師?”
眾學生都追問了起來,眼睛齊刷刷地看向他。
先生又習慣性地喝了一小口茶水,眯著眼睛掃了一眼眾學生,說道:“你問我我哪裡知道?這事能猜嗎?只能用事實說話啊?是不是?至於莊子到底有沒有殺死師父楊朱,那隻能從莊子嘴裡探知……”
“先生?”有一個學生不解地說道:“殺師父這件事他莊子肯對外人講,就是他的爹孃在世,他也不會說的啊?先生?”
“傻啊?你也跟少年莊周一樣了?小傻了?”先生喝道。
然後!象徵性地喝了一口茶水,說道:“你可以探問他當年與楊朱在哪裡隱居的啊?然後!去調查探訪一下?他的師父是如何死的,墳墓在哪裡呢?把楊朱的墳墓給挖了,看看裡面的情況?……”
“屍檢啊?”
“對!屍檢!”
先生得意地笑道:“要是他把師父殺了,哪裡還有墳墓,還不拋屍荒野?是不是?或者!墳墓里根本沒有屍首。”
這位先生,就是這麼說話不負責任,完全憑空瞎扯。就算你追究起來了,他也能推乾淨。
不就是大家在一起八卦嗎?何必當真呢?是不是?
再則!學生也知道先生在瞎扯。大家這不是在一起瞎扯嗎?所以!也就沒有人把這事當成新聞,說是先生說的往外面傳。大不了跟這位先生一樣,也是在與他人瞎扯的時候,也這麼去瞎扯!
也就在這先生與學生瞎扯之間,莊子又從一個“認賊作父”的人,變成了一個“殺師”的人。有不少人都這麼認為的,莊子很有可能是假拜師,目的就是為了報仇。
就算莊子當時真的拜楊朱為師,沒有一點報仇的想法,可不能保證,長大後不報仇!在某些人的思想觀念裡,就是這麼認為的!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怎麼可能不報呢?
莊子要是不報仇,不殺死楊朱,他都不是父母爹孃生的?
還有人猜測:就算莊子沒有報仇的想法。做一個弟子,侍奉楊朱終老。可當侍候楊朱侍候得煩了,殺死老年楊朱也有可能!
一!報仇了。二!減輕師父楊朱“生不如死”的痛苦。病痛中的人活著是很痛苦的,還不如死了的好。三!減輕自己的負擔!不侍候這個老不死的了,我莊周就自由了。
沒有辦法!有人就這思維、就這腦子!人家就是這麼想的!叫什麼來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外面的暴雨慢慢地停息下來了,稷下學宮內,各個院落裡先生、學生們的談論,也告一段落。
除了這處師生之間瞎扯外,其他地方,也有人誇獎莊子的。這個人不是別人,也就是後來的歷史名人宋鈃。著名哲學家,宋尹學派創始人及代表人物。
孟子和莊子都很尊敬他,稱之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