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跟隨在楊朱的後面,晝伏夜出,不日到了東周大周天子的地界。
自從進入韓國後,就不像在宋國境內那樣夜間的官道暢通無阻。韓國境內的官道上,不少地方設定了明崗和暗哨,查訪夜行路人。好在楊朱武功深厚,能夠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覺察出來,避過暗哨。可這樣行走起來,速度就慢多了。
所以!到了天子腳下,楊朱很想去見一下大周天子,讓他給自己開一個通行大周天下的通關文牒。
有了周天子發放的通關文牒,比任何諸侯國開具的通關文牒都有用。各國諸侯開具的通關文牒,往往在戰爭時期不起作用,對方諸侯國會把你當成奸細,不予放行。
楊朱也不知道自己最後將隱居在哪裡?也許在秦國,也許在巴蜀,也許去楚國。所以!不想讓人找尋過來,他需要大周天子開具的通關文牒。
他與大周天子是“師徒”關係,周天子曾經派人專門請他去講道,他對天子的理解能力也很滿意,兩人已經超越了天子與臣民的關係、師徒關係,而有一種忘年之交的關係。
此時的大周天子,為周烈王之弟,又稱周顯聖王或周顯聲王,姓姬,名扁。公元前369年-321年在位,在位48年。
大周天子盤腿坐在內室之中,正在進行調息養生,練習道家呼吸法和吐納之術。由於他沒有系統、專業地練習武功,對道家呼吸法和吐納之術,不能理解透徹。所以!練習的結果只能養生、凝神、靜心。
他這個大周天子,早已成了一個擺設,連一個小諸侯國的君王都不如。大周的朝堂,雖然建造得高大、莊嚴。可平日的朝堂,沒有朝臣來上朝,天子也不去往那裡理事。只有曾經地輝煌印象,而沒有了人脈神氣。
沒有人來上朝,上朝也沒有事務可幹。平時的他,除了打坐外,就是到後宮去,找個妃子折騰幾下。楊朱傳授過他男女同樂的宣洩養生功夫,正常地折騰幾下,也是一種養生之法。
“什麼?楊朱求見?怎麼?還用求見?直接帶他進內室。”
聽說楊朱來了,周天子急忙收功站了起來。
“他還帶來一個小娃!”傳話的大監又道。
“小娃?”
“他說是他的弟子,名叫莊周!”
“莊周?”
“是在這裡見他還是?”大監又問。
“快領他們進來!他是我的恩師!我正有問題求教於他!快請!”
大監急忙轉身,去外面宣楊朱覲見。
莊周跟隨在楊朱的身後,低著頭,小步地快速走著。
在進入天子宮殿之前,楊朱給他普及了一下覲見天子的禮節。怕莊周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人,丟人事小,也讓周天子顏面難堪。
儘管楊朱是道家,不講究那些禮節,講究自性隨意。可入鄉隨俗,到了天子面前,只能按照周禮規定的禮節來覲見。
讓楊朱沒有想到的是,天子的宮殿裡,大周朝的朝堂比以前更冷清了。殿前那九隻象徵九洲、大周權力的銅鼎,靜靜地擺放在那裡,曾經地威嚴,讓人敬畏的神威不再,反而給人一種礙手礙腳地感覺。
周天子也沒有在朝堂那邊接見他,而是被大監帶去了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