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莊周懂事地點頭答應著。
上次師公哄他,說等到他的拳術練成後,爹孃就會過來看他。可是!等到他的拳術練成後,師公又說,爹孃去往秦國,執行一項秘密任務,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回來。
“等你學劍了,劍術練成了,你的爹孃大概就可以回來了!還給你帶個妹妹回來呢!我告訴你!只有做到最好,爹孃才會來看你的!不然!你的爹孃是不會來看你的!好好練!爭取做到最好!”
為了做到最好,少年莊周很是勤奮。沒有人管他,他也不需要別人管他,一個人大清早地就起來練拳、練劍。吃過早飯,休息一下後,他就開始製作“皮鞋”、學習其他手工藝活。完成一天的任務後,他便開始看書。
八歲的莊周,已經識得不少字了。竹簡上面的文章,他差不多都能念下來。有不認識的字,他結合上下文,想著師公曾經的講解,就能猜出來。
禽滑釐師公將他安排的這個地方,是一處絕地,是墨家的藏經洞。
洞的出入口在師公的內室床下,經過一段長長地通道,到達一處寬大地溶洞中。這個溶洞,就是墨家的藏經洞。溶洞的另外一處出口,是在一處懸崖陡壁之上。懸崖之下,是一個水潭。水潭三面都是陡壁,只有一面是水潭的出口。聽師公說,那個出口的下面是瀑布。
下午的莊周,都會手裡拿著一卷竹簡,坐在出口處看書,不時地朝著下面的水潭周圍看著。有時!他手拿竹簡,想著問題看著遠方發呆。小鳥從面前撲騰著翅膀飛過,他都沒有注意到。水潭中的魚兒跳出水面,他也沒有看見。
藏經洞內,有無數竹簡,簡直就是個圖書館。裡面各種書籍都有,分門別類。一排排地木架子,整齊有序。重要地書籍,放在高處,全封閉了起來,還上了鎖。
藏經洞內,還有無數個禁區和密室,沒有經過禽滑釐的容許,不得靠近。在那些地方,都有機關、暗器存在。
製作機關、暗器等什麼地,對於墨家弟子來說,一點也不難。
墨家弟子個個都是多才多藝,他們除了學習墨家思想外,每個人都會一門兩門技藝。
墨子說:有一技之長才能走遍天下。才不至於像孔丘那樣,韭菜與小麥、五穀都分不清,需要依賴別人才能活下去,讓人不齒。
所以!每個墨家弟子都有一門技藝在身,不管處在任何時期、任何環境下,墨家弟子都能生存下去。
也可以說,墨家相當於現在社會的“職業學院”,傳授給弟子的不僅僅是墨家武功和思想,還有各種生存技能。
也相當於現代的少林寺,那裡是民間武功的會聚地。在少林寺,民間流傳的各種叫不上名字的武功,都可以在那裡找到它的名字和來歷。
墨家的這處藏經洞,簡直就是墨家博物館。
這裡有道家經典文章《道德經》,那時還沒有《道德經》,只有《道經》和《德經》;這裡還有孔丘語錄、周朝的典籍、詩經、易……各種各樣地書都有。
除了書籍外,還有墨家弟子的各種技能作品。
比如說:莊周發明的“皮鞋”製作工藝,就有一雙莊周製作的皮鞋存放在那裡。旁邊放著一卷竹簡,上面記載著製作工藝流程。
除了莊周製作的皮鞋和記錄製作工藝的竹簡外,還有房屋構造的模型。旁邊一樣放著一卷竹簡,介紹製作工藝流程。
另外還有醫藥方面的,還有科技發明方面的……各行各業,很多很多。
不知不覺間,一個月過去了。
師公禽滑釐還沒有回來,通往師公床底的通道那邊靜悄悄地。墨家分壇的人,一個也沒有回來。
莊周沒有敢一個人出去,師公警告過他,說通道里面設定了機關,你不懂開啟機關就有可能會送命。
師公留給他的糧食還可以吃半年多,他一點也不擔心會餓死。不過!分配給他的任務,他已經完成了。
按照規定,他一天需要製作兩雙皮鞋。可他的手腳快,一天可以製作四雙皮鞋,早已完成任務了。
墨家弟子每個人都必須有一項生存技能,並用你的生存技能去養活自己。莊周從四歲開始,就透過製作皮鞋來養活自己了。
完成任務的他,沒事幹了,實在是有些不習慣。可是!不習慣也得習慣。無聊的他,除了練拳、練劍外,就是看書。
現在!他的拳術也有了長進,爆發力也長進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