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武候,你等著!”
上官武眼中掠過一抹瘮人的寒光,本來以為可以抓住聖武候在大殿中出言不遜,頂撞老司空這件事情做點文章,沒想到反被聖武候回懟得連話都說不出來。
“還是回到正常的朝議上吧。”
高力士嚴肅說道:
“另外,聖武候,大司空大人乃是兩朝元老,還望聖武候能夠大度一點,讓著點老司空,畢竟老司空年事已高。”
高力士無奈道,身為宮中的老人,聖武候的脾氣,他還是知道的。要是犯起混來,這可是連先皇都懶得去管教的皇子。
“大司空年事已高,臣明白了!”
聖武候嘴角微微上揚,一字一句重重說道。
“陛下!關於裁撤屯田軍的事情,軍部諸位大人的憤怒可以理解,但是微臣同樣也覺得諸位御史說的也並非沒有道理,北疆一戰後,各荒紛紛呈上書信,願意臣服我大唐,與我大唐交好。蠻族吐蕃也願意重開絲綢之路。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唐四海昇平,確實不需要這麼多的兵力,且各郡州之內的屯田軍每年的軍餉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在戰時也就罷。如今大唐已無戰亂,且國庫告急。的確不需要如此多的兵力。微臣認為,可保留一半的屯田軍在編制之內。”
就在這個時候,大殿上方,百官前列,一位白首老者,出列開口道。
隨著這個聲音響起,整座大殿突然寂靜了下來,不管文臣還是武將,都對其投上了尊敬的目光。
右丞相——張九齡!
作為大唐右丞相,文官之首張九齡說的話有著非凡的分量。那是一位可敬的老者,當今天下人人景仰的大唐賢相!土一旦他開口,會很大程度的影響著群臣的態度。
殿中靜悄悄的,良久——
“嗯。”
終於,珠簾後,人皇開口了。
“此事,朕知道了,暫且不議。”
這一句話,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感情,但是大殿內,所有的武將,卻是心中一沉。人皇對於朝堂上的事情,極少發表意見。向來都是群臣自行頂多,如果群臣能疑難不決,無法定奪此事時,人皇才會金口玉言,降下聖諭。
如今人皇未說支援,也不曾反對。但其意思像是已經認同了張九齡的建議。
“劍南都護章仇兼瓊已鎮守劍南多年之久,念其勞苦功高,朕已將他調入東都。軍中不可一日無將,劍南都護府,朕打算派遣忠威神將徐長海寫天策左翼軍前去鎮守,各位愛卿有何意見。”
就在聖武候退回班列之後,聽到人皇的這番話話,陡的瞳孔一縮,霍的變了臉色。猛地向一旁的帝武王望去。
望向那道熟悉的身影。從剛才的屯田軍裁撤一事開始,聖武候就隱約覺得帝武王今日有些不對。先前未曾發過一言,而如今陛下要調遣徐長海入主劍南都護府,這很明顯是在拿天策府開刀,將天策的兵力切割分散。更為致命的是,劍南都護府直面的正是南詔!而南詔一直都對大唐虎視眈眈,其戰力並不比戎狄和吐蕃要差多少,尤其是這幾年,南詔厲兵秣馬,給劍南都護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此刻將天策一部調入劍南都護府,絕非明智之舉!
而帝武王的眼中瞬息間掠過萬道光芒,神情極其複雜。抬頭向前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