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5章 潑天的流量 (2 / 3)

羅州算是踩到了風口,收穫了巨大的經濟收益、文化收益、社會收益乃至政治收益。

經濟社會發展是有其規律的。

Gdp增長了,經濟總量提升了,老百姓荷包鼓了,下一步就是發展第三產業。

作為一個西部的小城市,羅州要人口沒人口、要金錢沒金錢、要地理位置沒地理位置,其自身內生動力就那麼多,根本沒有辦法提供龐大的服務業市場。

想要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就必須要發展文化和旅遊業,吸引外部的遊客和資源!

從第一步來看,這個舉措是非常成功的!

在全國範圍內來看都是搶跑!

後續的城市,只能是模仿和跟風。

華夏最不缺的就是借鑑。

很多其他地級市,包括一些省會級城市,立刻推出了很多相似的主題活動,也吸引了不少遊客。

這是沒有辦法的,旅遊業做得再好,人家也只會來一次,撐死了過幾年再來一次。

關鍵是要利用這波流量,帶動各種產業發展,才能夠長遠發展 、行穩致遠。

當然,梁江濤心中早已有了計較。

在飛速發展之餘,也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出現。

“怎麼回事?省級媒體對我們的報道怎麼下降這麼多?”

在市委常委會上,梁江濤皺眉道。

那麼多Zy媒體、南方媒體、網際網路新媒體,爭先報道羅州,可羅州省級媒體萬馬齊喑,裝聾作啞,這是什麼道理?

省電視臺、省報紙、省廣播電臺,這些媒體雖然在全國來看日薄西山,沒有多少受眾,但在省內,還是有不少觀眾的。

他們不說話,就造成了一個很直觀的結果,省內的遊客對於羅州認識不足、興趣不大。

最終形成外熱內冷的局面!

這怎麼說得過去?

這話當然得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雅君回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