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在場很多班子成員都點頭稱是。
屁股決定腦袋,這名副總的這種觀點,反映了很多領導樸素的想法。
通訊公司就是靠資費賺錢的,你整這些免費的簡訊,以後還規劃免費的電話,那不是在擠壓公司的利潤嗎?
現在怎麼看這個專案都很雞肋。
做小了沒意思,做大了等於自廢武功,甚至是自我“革命”,豈不是自相矛盾?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有些東西是客觀規律,是歷史大勢,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
一些事情你不去做,人家也會去做。
不過,擁有戰略眼光的人,永遠只能是極少數人。
王長江解釋了一番,但顯然沒有說服班子成員。
甚至還有人祭出國有資產流失這頂大帽子,誰還敢說什麼?
最後,飛信既沒有拿到貫通三家運營商的政策,也沒有拿到進一步的資金投入。
王長江露出無奈的神色。
飛信是他主導的重點專案,原本寄予厚望,儘管前期的工作很出色,可以說一炮而紅,但領導層顯然只允許他們做到這個程度,不會讓他們放開手腳做。
不過他心裡已經有了預期,此時倒也說不上多失望。
其實歷史上,飛信從五億使用者到宣佈關閉,引發了無數人的唏噓,也引發無數人的覆盤和討論。
最後一致的結論是,成也體制,敗也體制。
當年因為移通集團的巨大資源優勢和行業內的領先地位,率先創新出了飛信這一極具創新精神的產品,讓人耳目一新,但由於自我侷限性,也註定了飛信不可能真正做大,一旦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會被限制。
註定了其只是過渡性產物,為綠泡等劃時代的產品探索道路……
正在此時,梁江濤開口道:“飛信這個專案很不錯,我覺得很有潛力,而且跟行動網路公司相契合,我建議,把這個專案劃入移網公司,一定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他之前並沒有跟王長江溝透過,但對飛信早有預謀,此刻趁機提出來,確實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王長江心思一動,他深知梁董事長的能力背景,創新能力極強,對新事物很關注,也知道他一直很欣賞飛信,在中青班的時候,就極力推薦飛信。
如果能把飛信給他,在當前集團給不了更多資源的情況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