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不容他不三思。
梁江濤沉吟了。
正在這時,李晏清開口道:“秘書長,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一試,一千億太多了,確實風險太高,我們也承擔不起。不如就砍半吧,五百億這個體量的資金,咱們兩個加起來還是能扛得起的。再一個,這幾個米國公司,都掌握尖端科技,未來就算差,也差不到哪裡去。領導們是英明的,一定能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我覺得五百億可以一試!”
梁江濤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還得是晏清部長啊!
林行儉和李晏清雖然是多年的政治盟友,也是惺惺相惜的知交好友,但其實風格是不盡相同的。
林行儉是老成持重之人。
這些年,政績上其實並不是多麼突出。
之所以能到現在的位置,除了家族的庇佑,就是自身的施政風格比較穩重,大局上把得住。
加之善於謀劃,方方面面考慮的很周到
執掌財政系統,為經濟快速發展營造了穩健的財政環境,因而很受領導的信任。
現在讓他做這種事情,確實跟他的風格是相違背的。
相比之下,李晏清就比較靈活,膽子也比較大,經常有大膽創新之舉,號稱敢為天下先。
03年突發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時候,他就敢於聽取梁江濤的意見,率先採取措施,為後續工作贏得先機。
把他放在發改委主任的位置上,就是看中了他的這個優點。
李晏清聽了梁江濤的想法,儘管也覺得風險很高,但他內心的天平傾向於試一試,這是值得一搏的。
如果什麼事情都穩紮穩打,按部就班,則永遠追不上米國,必須要有非凡之舉,才能彎道超車,迅速拉近跟米國之間的差距。
而現在,就是一個天賜良機。
如果白白浪費機會,正如江濤說的,等米國恢復過來,一定會對華夏有所動作,到時候就被動了。
林行儉和李晏清性格特點不同,所以對這件事的看法也就不同。
兩個人平時關係很好,很多事情都在一起互相討論,往往能得到最為客觀中庸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