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一段時間後,局長給予了“不錯”的評價。
梁江濤想,我實在是盡力了,又不是專門做學問的,也只能做到這樣了。
不過後來聽人說,能得到局長一句不錯評價的,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當然,梁江濤也不忘把文章拿給兩位爺爺、乾爹、晏清部長他們看,讓他們提出批評意見。
挑的毛病越多,他成長得越快。
這些大佬寫作上不一定擅長,但在思想上、理論上肯定都有過人之處,指導梁江濤,高屋建瓴,往往能一語點醒夢中人,讓他受益很多。
就這樣,梁江濤的寫作能力和理論水平飛速提升。
這種能力,在地方廳局級領導幹部的層次沒有多大的作用,因為他們主要是看領導力和執行力,但再往上走,到了省部級領導層次,理論水平就很關鍵了,能不能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對以後更高等級的成長是有突出作用的。
這一塊,相當於那些中y部委出身的幹部來說,是梁江濤的短板。
所以知道了後就要加緊追趕。
皇天不負苦心人!
爺爺還送給了他一個大字,上面寫著“藏”!
爺爺的書法,自成一體,很有味道。
還給他說了一段很有意味的話,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世人都愛盛夏的熱烈,卻苦惱於寒冬的寂滅。
卻不知,人和事昇華的關鍵,就在一個藏字上。
沒有冬藏,就沒有春天的生長。
沒有積蓄力量,就沒有未來持續的爆發。
藏,是積累,是反思,是質變到量變的關鍵。
梁江濤能體會爺爺的苦心。
之前,她就和林爺爺、唐爺爺一起提醒過自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要鋒芒太盛,而要韜光養晦。
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
可是,很多時候,他控制不住。
從未來回來的他,看到了太多的問題,疊加他的出身和理想,總迫不及待地想著辦好!
於是乎,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