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合同上的白紙黑字,兩位大佬是徹底信服了。
兩份合同,一份是電視劇《北方無戰事》的投資協議,一份是電影《救援時刻》的協議。
合同上還有很多細節,比如說拍攝劇本、演員選角、演職人員等,都是編劇和導演說了算,投資方就幹一件事兒,那就是給錢。
在影視圈混跡那麼久,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投資人。
給那麼多錢,還不干涉創作,簡直是送錢觀音啊……
兩個人心服口服,還有什麼好說的?
同時下定決心,一定要全心全意把梁書記他們這部電影給拍好,不能辜負梁書記的信任和厚愛。
其實這也是梁江濤的馭人之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給予對方充分的能動性和自主權,從而激發他的主動性和自驅力,反而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就比如以劉友平和張理的業界地位,再加上他們高質量的劇本和強大的導演能力,能夠吸引很多知名演員主動降片酬出演,所以根本不應該干涉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給他們自主權。
很多投資人和製片方想不明白這個道理,自以為花錢就是大爺,各種指指點點,各種干涉創作,最後跟導演鬧得很不愉快,不歡而散。
前期投入的錢,最後都打了水漂,還傷了人脈感情,這又是何苦呢?
合則兩利,敗則兩傷。
專業的事兒,還是要相信專業的人。
“梁書記,我老劉閱人無數,還是第一次看見你這麼豪爽的領導,我跟你一見如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劉友平動情道。
“一言為定!以後有好多歷史學的問題,我也要向您請教!”梁江濤真誠地說。
這不是一句虛言。
好的執政者都是歷史學家。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梁江濤走仕途之路,最重要的就是懂歷史。
劉友平,絕對是他一個好的老師。
“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以前我還以為是一句虛言,今天見到梁書記,才知道古人誠不我欺!平生不識梁江濤,便稱英雄也枉然!”張理道。
他是藝術家,天生帶有浪漫主義的氣息,誇讚梁江濤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