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濤吩咐鄭少勇,從明天開始,每天要出輿情資訊材料上報指揮部。
為了做好這個工作,從市委宣傳部抽調了幾個文字能力最強、水平最高的幹部。
鄭少勇當年在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資訊處待過,對這類材料並不陌生。
雖然當時接觸的多是經濟領域內的資訊內參,但本質上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
梁江濤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
一個是要集納媒體報道情況,包括中Y媒體、省級媒體等主流媒體報道,又囊括新浪、網易、搜狐等入口網站的報道、評論、觀點。
這是基本操作,沒什麼稀奇。
基本上各中Y部委和省級機關都會出這樣的材料,方便領導決策參考。
關鍵的是第二部分,網上聲音。
這一部分是梁江濤深思熟慮後決定呈現的。
這個時代,沒有人像梁江濤這樣如此深入地知道網路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
這是影響輿論的關鍵!
要派人蒐集各類論壇、貼吧上關於此次事故的評論,尤其是一些負面評論。
這裡面要區別對待,哪些是負面批評,哪些是謠言。
如果是單純的批評,可以理解,是一種輿論情緒的重要宣洩口,甚至也能給接下來的工作帶來借鑑和啟發,不宜干預,反而要認真聽取。
但要是謠言的話,那就要請有關部門堅決處置!
在這個時代,謠言往往都是從網路上發源的,傳播力驚人。
只要是聳人聽聞,踩中公眾的點,哪怕是再匪夷所思,也能引發爆炸性傳播,產生惡劣影響,給工作帶來極大被動。
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第三部分,研判輿論動向和風險點及處置情況。
這樣一份資訊材料,包含的資訊量是很大的,絕對有很強的參考作用。
鄭少勇領命,連夜回去組織人加班,儘早給梁部長拿出樣刊。
梁江濤計劃,這份刊物搞好了,不僅要報給指揮部,還要上報給省委領導,讓領導們知道最新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