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矛盾就少了。
有了錢,誰還瞎折騰?
但這需要時間。
第二個是計劃生育,這是國策,也是一票否決。
在這個時代,沒什麼好說的,只能執行。
最後一個“一”,是梁江濤的根本落腳點,也是昇華點。
所謂“一”,是指做好“一篇人字文章”,也就是以人為本。
“首先,辦好事情,關鍵在人。再好的政策,也得需要幹部來落實!再好的規劃,也得靠人民群眾的力量來落地!否則,一切都是虛的,都沒有意義!因此,必須廣泛充分地調動廣發黨員幹部和群眾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對於廣大村鎮幹部來說,要建立健全暢通的任免機制,要打破論資排輩,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讓幹部想幹事,能幹事,為幹部施展才幹提供舞臺,在幹事創業一線培養幹部,在急難險重關頭識別幹部,讓有為者有位!讓尸位素餐的人,退出領導崗位!我還要去省編辦,請他們專門支援一批編制。同時,我們工業園區建設好後,也可以申請機構、編制,力求增加領導職務!給大家更多的晉升渠道!”
梁江濤的想法很全面。
讓在場的人都忍不住點頭。
這一招,確實狠!
在官場中,最能拿捏人的就是帽子。
但位置就那麼幾個,誘惑力有限。
很多人一算根本就輪不到自己,索性就躺平了。
但是,梁江濤另闢蹊徑,直接做大蛋糕,到省裡要編制、要崗位,還要給未來的工業園區要機構!
這樣一來,下面人的積極性不一下子就起來了麼?
確實很有針對性。
當然,這對地方領導的要求太高了。
得搞得定省人事廳、省編辦、省發計委......
這些單位是好攻克的嗎?
別說一個鄉鎮,就算是一個縣、一個市的領導,在這些單位面前都得客客氣氣,搞定一個就不錯了,不可能輕易遂你意的!
所以,這個方法主要是依賴地方領導的個人能力和政治能量,不可複製,不具備推廣性。
換句話說,只有梁江濤敢做、能做,其他人也就是做做白日夢行,就怕做夢都缺乏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