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五統,就是傳統意義上的“皇糧國稅”,是農民上繳的主要稅費,後來改為了農業稅,在2006年正式取消了。
整個2002年,龍武鎮的三提五統收入大約600萬左右。
這其中400萬要留在村裡,200萬歸鎮財政。
還有大約300萬的工業稅收,這其中大頭的200萬要上繳國稅,剩下只有100萬留作地方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鎮屬集體企業交費,一個水泥廠上繳120萬,一個煤礦上繳100萬,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小廠,這些全部加在一起大約300萬。
因此,全鎮的2002年一年的收入很清楚了,大約600萬。
扣除工資360萬,還剩下240萬。
這240萬,要保障機關執行,包括買車養車、蓋房子、蓋宿舍、辦公經費、招待費、迎來送往、人吃馬喂,以及維穩!
還要用作地方經濟發展!
有個大災小災的還得救災!
怎麼夠?
打死都不夠!
怎麼辦?
找上級財政局要!
轉移支付!
這也就是為什麼財政局牛逼了,因為管著你的糧草。
給多一點,給少一點,全都是主觀能動性在起作用。
當然,這不光是財政局長一個人說了算,只要得看書記縣長,但你讓他舒坦了,他多給你個10萬20萬的不跟玩兒似的?
李春平說的這些,梁江濤都認同,來之前他也做功課了,而且他前世也在鄉鎮待過,對這些基本的情況也是瞭解的。
“梁書記,咱們務必跟財政局尹局長搞好關係,過去幾年我就纏上他了,隔三差五就請他吃飯,喝得昏天暗地,一年多給咱們三十萬!就是靠著這個錢,讓水泥廠和煤礦擴大再生產,每年多盈利100多萬,給鎮裡多交50萬呢!”
說到工作,李春平侃侃而談,而且對自己的成績絲毫無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