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打力!
張文雄根本不是他的對手,他不費摧毀之力就能化解他的挑釁。
梁江濤頓了頓,大聲吟誦道:“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他本來就中氣十足,經過剛才的爬山,全身氣血被調動起來,如同大江大河波濤洶湧,此時腹腔發力,全力吟誦,真叫一個氣貫長虹。
這首詩是偉人的《十六字令》,乃是三部同一主題的小令合集,描寫了長征路上的山,格局宏大雄渾,氣韻天成,以山之體勢、風骨表達出革命的必勝信念!
此時他們正處在烈士山上,又是黨日活動,這首小令可以說既應景、又合時!
同時也向偉人致敬!
詩也好,意也好,情也好!
“好!”盛華率先鼓掌叫好。
眾人紛紛鼓起掌來,發自內心覺得好。
感覺受到了鼓舞!
此情此景吟這首詩正合適!
張文雄的詩雖然不錯,但是跟偉人的大作相比,就是小蟲比之雄鷹,螢火比之皓月,根本沒有可比性,只能自慚形穢。
梁江濤完全壓過了張文雄,又一次成為“舞臺”的中心。
張文雄不高興了。
想不到梁江濤他如此不講武德,直接拿偉人的詩來壓他。
為了出風頭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可這又不是正規比賽,也沒有什麼規則,都算是即興而為,他也沒地兒說理去。
“哼,牛氣什麼?師兄的詩可是他自己的創作,你卻朗誦偉人的詩,這算什麼本事?高下立判!”呂娜不悅地說。
梁江濤懶得跟她饒舌,轉身就走。
林暮雪他們笑著跟上,也沒有人搭理張文雄和呂娜。
“你們.......”呂娜還想再說,被張文雄一把攔住了:“隨他們去吧,依我看,梁江濤不會作詩,試探出他的底細就夠了。那天晚上作的詩應該只是僥倖,也可能是他在網上看的,現在網上的確有很多人才,不可小覷。不過,這個人雖然水平不高,但腦子轉得快,臉皮厚,是一個難纏的對手,得慢慢來。”
“哼,真金不怕火煉,他這樣虛凰假鳳、濫竽充數,早晚有露餡的一天,你一定不能讓他再囂張了,師兄!”呂娜道。
呂娜畫像,送給此時正在閱讀的你
“放心我心裡有數,他蹦達不了幾天了!”張文雄陰沉地說。
“上山容易下山難,咱們可得慢點,下山最容易傷膝蓋。”盛華對另一名年紀挺大的部長道。
“盛部長,您側著身走,走之字形,膝蓋的壓力會小很多。”
楊思遠是學運動科學的,教給年紀大的部長們科學的下山方法。
“嗯,這個方法不錯,謝謝你啊,小楊!”盛華道。
大家慢慢走,看著漫山遍野翠綠的風景,都覺得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