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開局被曹操模擬人生> 第37章為國朝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求月票,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章為國朝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求月票,求訂閱】 (2 / 5)

面畫一變,時間過渡到了開朝建國之後的第二個月。

國朝新立,百廢待興。

攜一統天下之隆威,曹斌召開了大魏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並對朝政、制度、官職、權責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一朝天子一朝臣,曹操時代結束,天下正式進入曹斌時代。

原有的老臣,根據其功績大小,官職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功績大者,賜榮譽爵位,領清閒部門之職,頤養天年;功績小者,由正職貶為副職,以觀後效;過大於功者,革職查辦,以儆效尤。

各部權力要職,皆由新官擔任,各領其銜,各司其職。

“以雷霆手段,大力改變各部門之職能,同時又未苛待老臣,倒是心存仁善!”

畫面之外,曹操看著這一幕,臉色並沒有什麼變化。

雖然自己麾下的老臣都被罷用,各部要職的負責人都成了新人,但以曹操對自家孫兒的瞭解,他知道,對方不是胡作非為的人。

哪怕是新人,無論是在才能、忠心等方面,都肯定要優於老臣。

任人唯才、任人唯賢的同時,又兼顧了其對國朝、對皇帝的忠心程度,這裡面的分寸,曹斌定然心裡有數。

所以,曹操並沒有在意這些小事,而是將目光看向了各部門之間的改革。

“設立內閣,輔助皇帝參機政務,掌顧問之職,僅有參政權,而沒有決定權...”

“設立五軍都督府,以有功將領擔任軍務大臣,由軍務部長負責統領,有參謀軍事之責,卻無統兵領兵之權...”

“設立都察院,掌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

“都察院下轄翰林院、大理寺、國子監、欽天監、太醫院等部門,對內閣和軍務院進行補充...”

“中央九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中央銀行部、安全部、教育部...”

“廢察舉、興科舉,並於各村鎮設立官學,大力推行基礎化平民教育...”

“如此大的改變,也虧得他聲勢威隆、又一言九鼎,才能壓下群臣,強行實施!”

曹操眯起了雙眼,腦海中反覆推演著曹斌對各政權部門改變之後,所帶來的利弊之處。

首先,是權力細化,避免出現朝臣獨攬大臣的現象。

再加上各部門之間的職權相制衡,亦可極大的避免君臣衝突。

換句話來說,更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固化皇帝權力,削弱了百官之權。

但弊端也很明顯,部門多了,容易發生推諉,且容易造成體系臃腫、冗官冗費等現象。

不過,初期來看,問題不大。

“這小子...深諳為君之道啊...”

“如此看來,斌兒的身後,定然有高人指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