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聞言,不由得反問道。
楊修字德祖,故鍾繇有此問。
“元常兄,小弟高見談不上,愚見倒是有一些。”
楊修拱了拱手,回道:“眼下冬末春初之際,距離來年春耕也就不到四個月功夫,如何能在這短短的四個月內將此犁推廣到全天下?”
“自建安元年起,主公於許下屯田得谷百萬石,後大力推廣到各州郡,由典農官募民耕種,此為民屯,民屯每50人為1屯,收成與朝廷分成: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軍屯以士兵為主,60人為1營,一邊戌守,一邊屯田。”
他是丞相府主薄,對於天下稅收可謂是瞭如指掌。
“這十數年來,我大漢全境皆有屯田,去年得谷二千餘萬石,積穀成倉,倉廩皆滿。”
“若是能趕在來年春耕之前,將此犁推行至我大漢全境,來年所得豈不是能提升至萬萬石?”
“如此重大之事,豈能兒戲?若是耽誤了春耕,誰吃罪得起?”
一番陳述利害之後,楊修對高臺上的曹操說道:“啟稟主公,此犁推行之事,事關重大,請主公深思!”
這番話說出,殿內眾人都不由得點了點頭,以示贊成。
很簡單的算術題,今年用的是耦犁,得到兩千來萬石的穀子。
若是來年改用效率高出五倍多的曲轅犁,豈不是可以得到一萬萬石谷?
一萬萬石谷是什麼概念?
這是足以引起世人瘋狂資料!
這麼重要的事情,若是交由州郡自行處理,待其一級級推行到各縣,怕是黃花菜都涼了。
晚推行曲轅犁一年,就要少收八千萬石谷,這得是多大的損失?
“哦,以你之計,該當如何?”
主位上的曹操不由得點點頭,詢問道。
“老臣以為,將曲轅犁的圖紙公佈出來,由各大世家自行打造,再推行各州郡,雙管齊下,定可收到奇效。”
楊修得意洋洋的說道:“集天下各世家之力,打造此犁不過反手易事爾。”
此話一出,其餘世家出身的大臣們齊齊點頭。
不愧是弘農楊氏弟子,說話就是好聽。
既為世家謀利,又能解決丞相之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