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省和江城L導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進入沿海經濟開發區的行業,但國W院同意設立江城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這也是省市L導的形象工程和業績工程,高新園區管委會一把手、二把手的任命早已上了長江日報和鄂省日報。
教授出身的郭懷中出任管委會工委S記兼主任,工委副書記兼副主任叫郭強,資歷和能力已經得到省市領導的承認,省市領導會大力支援和配合,容易出成績。
郭懷中後來出任江城副市長兼科委主任,郭強後來幹什麼,孫健不清楚。
江城的財力不足,省裡的財政也是捉襟見肘。
高新園區管委會豎起了一棟七層樓的綜合樓,開發區六成的土地還是荒廢的農田和池塘,配套設施一片空白。
初創階段,百廢待興。
見識過滬海漕河涇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鵬城科技工業園區的眾人,心裡涼了半截。
前世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東湖高新園區除了中外合資的長飛公司、中原NEC和江城NEC外,都是本地的校辦企業和民營企業。
零一年,高新園區被國家K委、科J部批准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光谷)後,二千多家中外公司陸續入駐,煥發生機與活力。
週日,東湖高新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也不休息,負責接待入園的公司或企業,辦理工商註冊登記,辦理有償使用土地證書等,為開園做好前期工作。
進入高新園區的企業除了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外,還要求註冊證本在人民幣十萬元以上和企業在開發區的經營期必須十年以上。
第一批進入東湖高新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只有長飛、七三五廠、當代科技、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和江城曙光通訊技術公司等十六家。
這個時代,東湖高新園區的面積不到前世五百多平公里的百分之五,位於東湖以南和關山周圍,前世的三環以內,比鄰華中大學、江城大學和郵科院等科研院所,離江城淘寶電器公司總部也不到二十公里,交通便利。
周圍有近百家高等院校和國家及高官科研院所,人才濟濟!
如今,東湖高新園區地多企業少。
鵬城特區Z府利用政策優勢,敢為人先,採用無償劃撥和有償使用土地相結合的方法,得到大量城市建設資金,去年還進行了國Y土地第一拍,底價二百萬元,成交價五百三十萬元。
江城的國企和事業單位要地都是無償劃撥,土地不值錢!
像江鋼、江重、江鍋、長動等大型國企,閒置的土地都不少,像江鋼,一家佔地面積近二十二平方公里,要他們出錢在東湖高新園區購買一塊土地,單位領導寧可不加入。
像江城大學和華中大學等,校園面積上千畝,多的就是土地,依山畔水,環境優美。
沒有土地的事業單位蓋職工宿舍,不僅找上級領導要土地,還要錢!
領導頭疼!
手裡有的是土地,就是沒錢!
七屆人D第一次會議後,國Y土地按照法律規定有償使用已經寫入憲F。
東湖高新園區管委會乘此東風,根據五大園區的地塊位置不同,參照滬海漕河涇和鵬城科技工業園區的價格,結合本地實際,明碼標價,只要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願意掏錢,申請土地面積沒有限制。
孫健喜歡有償使用土地模式,公開透明,不需要找關係走後門,也不留下隱患,以後還可以依法轉讓和抵押貸款。
江城鯤鵬軟體公司在計算機與軟體園區,按照每平米十二元三角的價格申請了六萬六千六百平米土地。
江城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在通訊園區園區,按照每平米十二元七角的價格申請了十三萬三千二百平米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