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時候,灰色才是這個世界的底色。
然而不論世界的本質到底有多黑暗,有多令人失望,在是非對錯這個問題上面,它卻一直有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專屬衡量標準;那就是一個人的“良知”。
至少當老夫子最後一番話落下的時候,周圍那數千個圍觀的小兵,就跟著紛紛沉默下去了。
原來,號稱絕對公平公正的稷下學院,也不過是因為形勢需要才喊這種貌似正義的口號的嗎?
原來,在舉世無雙的巨賢、萬古長明的心中,實際上他們小兵,也都只不過是可以隨時予以犧牲交換的物質跟資本嗎?
為什麼月光之女會奮不顧身的保護魔神之子,又為什麼諸葛亮也要為之袒護?剛開始小兵們怎麼都想不明白,但現在他們似乎開始明白了。
誠然就如諸葛亮所說的,血統並不能用來作為評判一個人好壞善惡的標杆,最重要的是這個人的行為是否背離了人倫底線。
但王耀曾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嗎?沒有。
恰恰相反,他來到蜀國三年這期間,從不曾像英雄那樣動不動就濫殺小兵,也從不會高高在上的擺什麼架子,不僅屢建功勳,更帶領過蜀國戰勝了吳魏兩國,當初任職千夫長一職的時候,也是公認的一位對下屬士兵最好的軍官,不然後期王耀也不可能那麼一帆風順的坐上督軍的高位,且還在蜀國的軍團中有了那麼高的威望了。
那麼,摸著良心說,這樣一個人,難道僅僅只是因為可能跟上古邪神有關係就必須就地誅殺嗎?所謂的魔王,難道不都是荼毒生靈的殺人狂魔?如果是這樣,那王耀......算嗎?
稷下學院到底是在防患未然,還是在排除異己?
疑惑跟質疑,正在悄然蔓延......
而在感受到周圍的氛圍越來越奇怪後,直到此刻,老夫子也才忽然醒悟了過來。
感情他的這個學生是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就如同前面一樣,老夫子一席話之間,就可以輕易瓦解掉王耀在蜀國軍團裡的威望,繼而將誅殺王耀的行為徹底的正當正義化!
在必要的時候,殺一個人也是需要理由,不然並不足以服眾,而要救一個人,亦是如此。
語言有時候更甚於利刃,因為它能夠殺人於無形!正因為深諳此道,所以諸葛亮才有意無意的引導小兵們反向質疑稷下學院的行為到底是否正確正常!
這才是諸葛亮想要的結果!
“你竟敢!!”想明白其中關節,老夫子都快氣炸了!
沒想到,他竟然會被自己教出來的學生給擺了一道。什麼解惑?說了這麼長篇大論,不過就是想幫魔神後裔洗白罷了!!
“作為老夫最得意的弟子,你竟敢如此忘本負義,你難道忘記了自己是稷下的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