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自從走出龍坑洞窟的那一刻開始,王耀其實就已經學會如何理智的駕馭仇恨了,可當聽到魏國這個詞眼的時候,他的眸底,還是悄然浮起了一絲陰霾。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很多事情,往往都是拿起來容易而放下太難。
當然了,這份陰霾,也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因為很快,王耀便轉而微微皺起了眉頭:“會不會太急了?大軍剛剛與吳國交戰完,人困馬乏,很多部隊也都要重新補充損失的兵員,至少需要有十天八天的休整吧?你沒勸諫嗎?”
這應該是這麼久以來,王耀經歷過最匆忙的作戰了。以往每每大戰完畢,都會有一到兩個月的休整期,而這次,居然僅僅在兩天不到的時間內,就又要出征峽谷了。
諸葛略顯欣慰地看了王耀一眼,小兵的沉著反應,讓他很滿意;這一路來,他見證了這個小兵的成長。
“我自然是有諫言的,奈何陛下聖意已決,不願意納我之言。”諸葛亮說道:“或許是陛下認為,吳國的罷兵言和,已經讓我們蜀國沒有了後顧之憂,加之如今我們有了千金重弩的襄助,實際上已經具備了跟北方的魏國一決雌雄的資本,所以才毅然決定出徵吧。”
頓了頓,諸葛亮忽然又意味深長的說道:“當然了,不否認陛下可能也是想借此機會重新在國內豎立起威望,這個說不準。但不論如何,既然陛下金口已開,我們身為人臣的自當遵奉聖意,希望你好自為之,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王耀默然了。
其實諸葛亮之所以特意來告訴王耀這件事,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先給王耀提個醒;即要王耀有金人三緘之明。
因為諸葛亮很清楚,王耀至始至終都是站在小兵那一邊的,一旦讓他得知劉備不顧士兵,執意倉促出戰,王耀肯定會不願意,屆時,尚且年輕的他指不準會意氣用事的去反對劉備的決策。
如果真是那樣,無疑會讓王耀的處境更為雪上加霜;所以,諸葛亮才不惜耗費寶貴的時間特意跑來先警示王耀。
“我明白了。”王耀自然也知道諸葛亮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護住他,便不再過多言語。
這件事,就算是這麼定下來了,不過,還未等諸葛亮離開,王耀便又叫住了他:“我有件事想問問你,聽說,前代的蒼天翔龍跟吳國的上任光明之海互相認識?而且還是在同一年莫名其妙戰亡的,那一年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你知道多少?”
“這事是誰告訴你的?!”諸葛亮的臉色微微一變,但轉眼,又恢復如常:“是周公瑾告訴你的吧?呵,這傢伙,是想借你來我這邊打探訊息?”
王耀沒有說話,但也不否認,只是盯著諸葛亮看;周瑜心裡打的小算盤自然瞞不過絕代奇謀,可即便如此,王耀還是很想知道趙雲的過去。
沉默了片刻,諸葛亮忽然有手指指向天空,然後下一秒,幽藍色的光暈中,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原地。
王耀心領神會,當即也開啟了閃現,躍向了城牆之上。
這裡位於高處,不會有閒雜人等來往,是個密談的好地方。
“王耀,或許你並不知道,其實你知道的事情,已經遠比大部分英雄知道的還要多上許多了,但願你有自知之明,在外不要隨便亂說一些事情,知道得越多,往往死得也越快。”
背對著王耀,諸葛亮眺望著荊州城外那一望無際的蒼茫大地,悠悠說道:“當年我走遍了全世界的遺蹟,最後去到臥龍崗隱居的時候,曾有一位傭兵暗中想要盜走我所持有的天書,他就是第三代蒼天翔龍,當然了,他最終被我所說服,並且留在了我的身邊。”
這些背景王耀都知道,所以他只是點了點頭。
但諸葛亮卻對此很感興趣:“你有一點讓我看不透的就是,你似乎很清楚這個世界大部分英雄的過去,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曾謀面過的。”
王耀隨便矇混道:“道聽途說的,我要真那麼厲害,就沒必要還來問你了。那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