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林言在,白辰的信心大增,有條不絮地做著接下來的活。
漿液的過濾,是用幾層粗麻布當做濾布,把肉眼可見的雜質都濾掉後,漿液看著乾淨了很多。
林言親自抄紙,把抄紙框在紙漿中抄起,讓紙漿均勻地留在抄紙模框上。
她看了看抄紙模框,紙漿的殘留很少。
“怎麼了,抄紙模框有問題嗎?”白辰緊張地問。
林言道:“抄紙模框不夠細密,紙漿殘留很少,得想辦法改一改。你之前抄紙,只做一遍嗎?”
現在的抄紙模框是用細密的蒲草編織而成,韌性好,耐水浸泡。看著平整沒有縫隙,可漿液中過一遍,卻兜不住漿液。
白辰點頭,“是啊,抄紙一遍,我一直在想辦法改變漿液。”
她很快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多抄幾遍,紙漿殘留量不一樣,做出來的紙也不一樣?”
“對。一遍和兩遍看不出差距,但一遍和五遍一定有差別。正好拿這一批做個試驗,分別抄一遍,兩遍,到二十遍,我們來對比一下紙的差別。”
白辰和林言一起動手,把每一種都做了十張。做好標記,輕微晾曬後用放進烘烤房中。
烘烤房的溫度控制在三十度左右,保證水分蒸發的速度一樣,做出來的紙更平整。
忙碌了一天,兩人筋疲力盡。
林言感嘆:“比下地幹活還累啊。”
“我都習慣了,每天干倒不覺得。”白辰眼睛晶亮,“烘烤兩天,就能揭紙,我有預感,這次一定能成功。你一來,就發現了漏洞,我咋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等結果出來再說。有時候感覺並不準確,你這次的紙漿做的很好,細膩,粘稠度都把握的很好。”
接下來兩天,林言和白辰一頭扎進造紙作坊,不停地觀察著烘烤房裡紙的變化。
每過半個小時記錄一次,把整個烘乾過程記錄的十分詳盡。
當烘乾完成,看著抄紙模框上平展的紙,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這看著就是好紙,每一張都很平整,沒有褶皺。”
“就是,比以前每一次的看著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