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不會做慈善,從某種角度而言,他們只會想方設法的維持自己的地位。如果有人侵犯到了他們,必定會奮起反擊。
從這來說,他們並沒有做錯,可他們並非是站在正義的一方。正因為羅成和羅成的計劃背道而馳,所以他們顯然只能成為反例。
當然了,既然有世家想著如何東山再起,那同時也有世家想著如何向羅成妥協。他們都是聰明人,自然清楚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有多大。
在長安城中。
這個昔日的大隋帝都,如今已經沒有此前的氣勢,隨著王朝的隕落,它彷彿也陷入沉睡之中。但它依舊龐大,因為這裡有著眾多的世家。
作為京兆杜陵土著的杜家便是其中之一,羅成攻陷長安時,他們便在城中。也老老實實的選擇了臣服,他們沒有對抗羅成的勇氣。
眾多世家中,杜家不是最弱的,但他們也沒有多強大。中規中矩而已,但這樣已然足以保證他們家族的富貴長流,不落於俗世。
可在羅成攻破長安後,他們的處境便有些尷尬了,因為他們並非第一時間投靠羅成,自然無法享有太多的好處,更別說像長孫無忌一樣成為話事人。
但杜家依舊存有野望,尤其是在聽聞科舉之時,召天下有才之士入夏京。這道聖旨並未針對於誰,只要有本事就有機會。
作為一個世家,再怎麼落魄,也不可能沒有幾個有用之人。他們的資源基礎擺在這裡,培育讀書人的能力比寒門不知道強大多少。
寒門家族難以誕生一個有學識的子弟,但在世家之中,絕大部分人都會受到良好的教育。這就是基礎,也是世家的底蘊所在。
此刻在杜家正堂中,坐著一個老者同一個青年,老者望著青年,有些唏噓的說道:“今時不同往日,我杜家只能倚仗你了。”
“克明,你此番前往夏京,乃是揹負我杜家眾人期望,若是能夠金榜題名,家族亦以之為榮。”老者微微點頭,語氣凝重的說道。
這青年便是日後聲名極大的杜如晦了,原本他會在楊廣初年被徵召為官,卻恰好遇上了天下大亂,此事便被擱置下來了。
這些年來,杜如晦都在家中韜光養晦,直到如今受家族之名。作為杜家學識最高的後輩,他身上無疑是揹負著眾多的期望,這一點,他自己也清楚。
聽著眼前長輩的叮囑,杜如晦恭敬行禮,答道:“如晦定當全力以赴,此番前往夏京,絕不弱我杜家之名,金榜題名。”
身為大丈夫,心中豈能沒有凌雲志,杜如晦也是如此。他雖然沒有出仕,心中志向卻是不低,他已然下定決心,定要闖出一番事業。
而這些,恰好就是羅成想要得到的,所謂的歷史人物,自覺的送上門來。這就是權勢的作用,根本不用羅成主動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