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無題 (2 / 2)

如今平壤在高句麗腹部,雖然說是沿河靠海,卻不是輕易能夠被攻打的。如今大夏主力尚在鴨綠江之側,根本無需擔憂太多。

雖然說百濟新羅已經出兵攻打高句麗南境,但這並非什麼了不得的大問題。作為高句麗主將,淵蓋蘇文不是第一次與之交手,他很清楚兩國的實力。

如果讓他們強行固守自然不難,可真要攻城拔寨卻是不可能的。所以南境也不必擔心,他能夠全心應對來自中原的強大敵人。

只是淵蓋蘇文不曾想到,就在他以為平壤城堅不可破的時候,李靖已經率領沉淵軍將之拿下。如今更是帶兵繼續行進。

在高句麗,也是有水師的,像這樣倚仗河海便利的國度,百姓的水性自然不差。正規的海軍沒有,但尋常的水軍是必不可少的。

此刻在鴨綠江便有著這樣一支軍隊,他們準備的乃是高句麗最為先進的舟船,其中士卒也是極其精通水性的,肩負鎮守鴨綠江沿岸的重任。

這便是為了防備敵軍太過強悍,直接將西境的領土佔據。待其殺至鴨綠江旁時,就能有一支足以應對的精銳水軍了。

就淵蓋蘇文而言,他知道羅成不曾率水軍前來,因為自大夏到高句麗,根本就沒有貫通的河道。如果強行率舟師至此,付出的代價必定極大。

所以淵蓋蘇文才有如此自信,只要他們退守到鴨綠江之後,必然能夠穩住基本盤,讓大夏之師無法繼續前進,進行長時間的拖延戰術。

淵蓋蘇文的打算並沒有錯,他猜測得很正確,羅成並未率水軍前來。他只讓李靖率領一支三萬人的海軍突襲平壤城罷了。

羅成沒有進攻,其實他在等待訊息,未必要李靖過來聯合,卻要肯定其已經得手。平壤一失,敵軍便再無還手之力。

若是在征戰之時,忽然發現自己的國都被人一鍋端了。親人家屬皆在敵人手中,那種感覺可並不好受,足以擊毀士卒的決心。

但讓羅成有些意外的時,他不只是等來了李靖成功突襲攻破平壤城的訊息,更是得到李靖的奏報,兩萬沉淵軍已然停駐在鴨綠江入海口,隨時待命。

這可真是意外之喜,仔細想想貌似又在情理之中。畢竟此人是李靖,他審時度勢的本事非比尋常,此刻無疑做出了一個極其正確的決定。

隨著李靖的到來,戰場的局勢徹底明朗了,淵蓋蘇文縱然有通天之能也改變不了結果。接下來便是大軍推進之時,亦是徹底橫掃高句麗。

經過數日探查,羅成已然知曉淵蓋蘇文的打算,無非是倚仗水軍而已。此刻沉淵軍已至,全然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他早就做好準備。

是以羅成派人送去訊息,讓李靖強攻高句麗水軍,有些時候就要直接了當些。當實力差距到一定程度,便不用那麼多花裡胡哨了。

在面對強敵時,施展計策自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在實力絕對碾壓面前,如果沒有上天逆命,那就不會改變最終的結果。

淵蓋蘇文不是周瑜,他豈能如此赤壁一般盡破沉淵軍。今日便是大戰開啟之時,羅成神色稍顯戲謔,全無擔憂之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