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鎮守於潼關之中。
自從他帶兵逼退姚平,便是一直帶人駐守此地。畢竟潼關位置緊要,甚至可能危及長安的危亡,雖然處境不妙,卻也別無他法。
雖然李世民只得到李淵鎮守的命令,但他並沒有閒著。他時刻在關注洛陽方向的動靜,若是一點準備都沒有,豈不是自尋死路?
雖然其麾下的斥候沒有驍龍軍厲害,可也能探查到不少東西。正因為有了情報的支撐,李世民才有了足夠的底氣。
除此之外,還有前些時候,李淵令人從長安運來了一些神秘之物。從使者帶來的旨意中,李世民知道這玩意叫做雷罰。
對於揚州演武之事,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畢竟此戰的關係太過重大。也是自此之後,楊廣才徹底陷入敗亡,為宇文化及所誅殺。
“想不到此物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有著那般驚人的威力,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李世民莫名感慨一聲,他很清楚雷罰的重要性。
隨著時間漸移,燕雲大軍用不了多久時間就會殺到潼關。這雷罰威力極大,而且聲勢驚人,若是能夠利用得當,必然會有奇效。
但從李淵額外給李世民的密信之中,他知道這雷罰使用還是有所限制的。不過這影響不大,雷罰的存在本就是一個極大的威懾力。
實際上李淵也沒有想過讓李世民完全將燕雲敵軍阻攔在潼關之外。畢竟敵軍聲勢之強,哪怕是李淵自己都聞之心驚。
只要李世民能夠將燕雲大軍阻攔在潼關之外一段時間,再儘可能的消耗其實力,對李淵而言就是一個大好的訊息。
李世民也是坐著這個打算,他可不會冒著亡命的危險在此同羅成決一死戰。適當的保全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亦是無可厚非之舉。
便在此刻,李世民忽然得到了訊息,羅成已經統領大軍抵達洛陽。恐怕用不了多久時間便會進討潼關,得知此事,李世民頓時神色大變。
正因為李世民對羅成頗為了解,才會對其無比的忌憚。面對羅成和燕雲的千軍萬馬,已然讓李世民心中升起避退之意。
但李世民也不是完全淡定不下來,他可以撤離潼關出走。可這是建立在他完成戰略目標的前提下,否則他不會表明心意。
聽聞訊息後,李世民的神色變得極為鄭重,他自顧自說道:“想不到燕雲大軍這麼快便到了洛陽,看來一場大戰已經是難以避免了。”
“父皇令人送來的這批雷罰,貌似威力非比尋常,可以嘗試從此下手,若是不出意外,應當能夠抑制敵軍進逼之勢。”李世民很快便考慮起要事來了。
可惜此刻軍中沒有了李靖這樣的人物,李世民考慮戰術並無他人能夠商議。燕雲大軍兇名遠揚,尋常人聽聞便是色變,如何敢與之一戰?
也就是李世民並無其他退路,只能絞盡腦汁儘可能的拖延時間。否則李淵的佈置,乃至於整個李家的存亡都與之息息相關。
經過一番考慮,李世民很快便有了主意,他必須要在羅成到來之前,將這批雷罰做好安排,同時最大限度的達成目的。
燕雲大軍三十萬眾,倚靠這批雷罰想要大範圍殺傷是不可能的。但憑藉這玩意,一定程度上打擊敵軍士氣和攻勢還是能夠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