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姚平早就在周邊安插許多斥候,甚至於在長安城附近也有佈置。到這個時候,作用就顯現出來了,足夠讓姚平先聲奪人。
在古時戰場,情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為提前掌握了情報,就意味著佔據了主動。在沒有便捷通訊方式時,造成的影響極大。
斥候單騎趕路,自然要比李世民大軍快得多,能夠提前將訊息告知於姚平。
安排眾多斥候,自然也有羅成的吩咐,此刻終於是展現其用途。
姚平聽聞李淵派出大軍,由李世民兄弟統領,頓時神色微凝。但他也就是稍顯鄭重而已,並未因此顯得太過慌亂。
其實在羅成離開之前,就已經有過吩咐。
羅成很清楚,李淵不是個坐以待斃的主,在他退去之後,必然會想方設法將潼關奪回。而姚平坐鎮於此,自然也有其任務。
如果李淵派遣的只是無名小卒,那姚平就帶領驍龍軍固守潼關。畢竟潼關極其重要,能夠拿在手中,作用不容小覷。
可如果李淵派出李元霸這等猛將,姚平和驍龍軍是斷然無法守住的。在這個時候,與其選擇死戰,倒不如捨棄潼關,儲存有生力量。
當然,羅成的安排也沒有這麼簡單,姚平捨棄潼關退去自然沒有問題,但在此之前,他還需要做些事情,否則就太過便宜李淵了。
姚平不是個魯莽之人,他知曉審時度勢,對於羅成的吩咐也是無條件遵從。在思量之後,他很快就有了定計,神色也有些戲謔。
考慮之後,姚平直接調遣大量士卒在潼關之東,如果將完好無損的關卡留給李淵,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羅成吩咐的,便是在退去之前,暗破一面關牆。
距離李世民大軍到來,至多就是一兩日時間,姚平必須在此期間將之搞定。否則羅成的安排就失了效用,也不是姚平想要看見的。
驍龍軍的服從力極強,在得到姚平命令之後,徹夜趕工。那關牆受盡折磨,小半面關牆被拆了又裝上,其間的粘合劑也被掉了包。
最終完成的結果,便是這面關牆的上部並無太大問題。在其中部卻留下了諸多缺陷,平日裡看不出太大異常,但在遭受重擊之後,必然崩塌。
當然,如果姚平就此撤去,難免會引起李世民的懷疑。到時候徹查潼關,說不定就會發現羅成的想法,對佔據造成影響。
是以姚平準備等李世民大軍抵達之後,先與之戰上一番,待敵軍強攻之後,他再統領驍龍軍突圍殺出,方便消除李世民的疑慮。
而且這潼關周圍,東面乃是燕雲進逼方向,另一面才是李世民大軍攻來的位置。是以大戰開始之後,絕不會影響計劃。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世民終於是率領大軍抵達。
不過他們到達的時候比姚平預計得還要晚一些,已經是足足耽擱了三日。不過來得早晚問題不大,姚平胸有成竹,穩如泰山。
李淵的動作早在羅成預料之中,何須他在此頭疼?
自己只要遵照羅成命令,便能保大軍無虞,計劃可成。
思慮既定,姚平的目光遠遠望去,李世民和李元霸在大軍之前,十萬兵馬聲勢極大。